• 艾迈斯欧司朗荣获“德国未来奖”

    艾迈斯欧司朗和弗劳恩霍夫研究团队荣获“德国未来奖”。该奖项由德国总统颁发,旨在表彰科技领域的卓越创新,是德国最负盛名的科学成就奖之一。    艾迈斯欧司朗“数字之光项目”(Digital Light)LED 技术引领交通照明智能化、高精准发展,赋能如投影等新型、安全的应用。 近日,德国总统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先生(Frank-Walter Steinmeier)在柏林举行的官方典礼上,向2024年德国未来奖(Deutscher Zukunftspreis 2024)的获奖者颁发了荣誉。获奖团队由艾迈斯欧司朗公司的 Norwin von Malm 博士和 Stefan Grötsch ,以及来自弗劳恩霍夫可靠性和微集成研究所 (The 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Reliability and Microintegration IZM) 的 Hermann Oppermann 博士领衔,将“通过LED矩阵使汽车前照灯转变为投影仪”的构想变为技术现实。该团队开发的LED技术以其卓越的高分辨率光分布和能源效率,为汽车照明设计带来了创新的可能性。     作为 “数字之光 ”(Digital Light)项目的一部分,研究人员及其团队对智能 LED 技术进行了全方位的重新思考,并建立了一项能够赋能众多新应用的基础技术,且其应用范围不仅局限于汽车前照灯。艾迈斯欧司朗 Norwin von Malm 博士和 Stefan Grötsch ,以及来自弗劳恩霍夫可靠性和微集成研究所 (The 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Reliability and Microintegration IZM)的 Hermann Oppermann 博士研发的这一光源系统,相较于传统光源,展现出了更小的尺寸、更高的亮度、更节能的能效、更先进的智能控制和更精确的光输出。这一新技术能够使汽车前照灯更精准地照亮前方道路,避免给迎面而来的车辆或行人造成眩光。传统的近光灯和远光灯组合无法实现这一功能,因为它们需要精确控制光线的空间分布,才能够根据不同的驾驶情况调整光线的照射范围。该创新技术摒弃了传统前照灯使用的两个光源,在320 x 80 的矩阵中使用了 25,600 个可单独控制的发光芯片,其中每个 LED 都可以通过数字信号进行控制。结合特殊透镜使用,它能够使汽车前照灯实现视频投影仪的工作效果。   设计紧凑、效率卓越 这一创新的光源系统以其紧凑的空间使用和卓越的能效比脱颖而出,其只需激活实现所需光线分布的关键LED灯。相较之下,传统的被动光调制系统依赖遮光技术,这意味着光源必须持续全功率运行,以过滤多余的光线。这种方案不仅效率低,且会产生大量不必要的光线。此外,由此产生的热量也需要通过庞大、高成本的冷却系统进行排放。艾迈斯欧司朗和弗劳恩霍夫可靠性和微集成研究所研发的新技术从根本上避免了这些能量损失和额外成本,展现了其在能效和环境适应性方面的巨大优势。 通过投影图形提高安全性 为了增强道路安全,艾迈斯欧司朗与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创新想法,他们设计的前照灯不仅能够为前方道路提供精确、高效的照明,还能作为投影仪使用,将图形直接投射到路面上。例如,在路面有结冰风险时,可以投射雪花图案作为预警;为迷路的司机显示特定的指引符号,从而提供额外的导航辅助。    数字之光  ——面向未来世界的智能 LED 技术 基于光的信息处理技术为该团队的LED矩阵技术开辟了众多创新应用,这些应用可以通过数字系统进行精准控制。例如,在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中心中,光数据通信可以在计算机芯片之间实现高速传输,或是在增强现实(AR)领域中发挥关键作用。在AR应用中,光矩阵技术可以作为AR眼镜的虚拟显示屏,将数字信息叠加在用户视野中的现实环境之上。鉴于AR眼镜需要轻便且具有长电池续航,因此LED矩阵的紧凑设计和高能效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应用案例充分展示了“数字之光”技术在改变人类与电子设备交互方式方面的巨大潜力和深远影响。      德国未来奖 ——致敬工程和科学领域的创新成就 艾迈斯欧司朗首席执行官Aldo Kamper向获奖团队表达了热烈的祝贺: 我衷心地祝贺由Norwin von Malm博士和Stefan Grötsch领导的团队,以及弗劳恩霍夫可靠性和微集成研究所荣获此项殊荣。    继2007年首次获奖之后,我们的智能LED解决方案 ‘数字之光’(Digital Light)再次荣获德国总统颁发的德国未来奖,这不仅是对艾迈斯欧司朗团队的巨大认可,也是弗劳恩霍夫协会的特别荣耀。该奖项不仅彰显了艾迈斯欧司朗在创新领域的强大实力,也突显了智能照明和传感器技术在当今乃至未来数字社会中的关键作用。 弗劳恩霍夫协会主席Hanselka教授表示: 我向艾迈斯欧司朗和弗劳恩霍夫可靠性和微集成研究所的获奖团队致以最诚挚的祝贺。    在‘数字之光’(Digital Light)项目中,我们的研究人员不仅开发了一项革命性技术,为提高效率、安全和设计开辟了新天地,而且他们还树立了一个卓越的典范,展示了如何将科研成果与产业合作相结合,将前沿科学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创新能力。弗劳恩霍夫可靠性和微集成研究所的团队以其奉献精神、创造力、开拓性研究和企业精神,完美诠释了弗劳恩霍夫协会的核心价值,也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根本。荣获‘德国未来奖’不仅是对整个团队的巨大成就的认可,也彰显了我们在该项目上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德国未来奖自 1997 年起每年颁发一次,是德国最负盛名的科学成就奖之一,奖金高达 25 万欧元。该奖项旨在表彰在技术、工程和科学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同时,这些科研成就需要能够投入产品应用。每年,一个由业界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会经过多轮筛选,从众多候选项目中挑选出三个研究团队及其创新理念进入决赛,即“优胜圈”。评审团不仅考量创新性,还对项目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估。此次获奖标志着弗劳恩霍夫协会第十次荣获德国未来奖,也是弗劳恩霍夫可靠性和微集成研究所首次获此殊荣。

    ams OSRAM

    艾迈斯欧司朗 . 2024-11-29 6 3 2100

  • 如何选择多口充电器快充方案!

    入手一款适合自己的多口快充充电器,可以极大地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最近几年,充电器行业发展特别迅猛,市场上不断涌现大功率充电器产品,比如氮化镓65W充电头、100W充电器、120W充电器。    不过,肯定有朋友觉得,100W这么大功率的充电器,我根本用不上,我的手机最大支持20W快充。    其实并不然,对于多口充电器来说,100W 功率只是其功能之一,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多口快充功能,实现两台手机或者手机、平板和笔记本同时快充。     因此MPS最新的多口充电方案——高效、小封装28V/5A、100%占空比的同步降压转换器MP8856/7 + 支持多种协议、多路的PD控制器MPF5200X充电方案强势袭来,下面就来一探究竟吧! 首先介绍MP8856,MP8856集成一颗低边开关, 可以提供36V输入电压,持续5A持续输出电流能力,并且拥有超小封装QFN (3mmx3mm),极大的节省了空间和成本。 MP8856同时拥有100%占空比充电,极大地提高了充电效率,外置高边开关让它拥有良好的散热性能,100W输出时温度仅为34.8℃。下面是MP8856优秀的效率表现,最大充电效率高达99.06%!    MP8856效率表现:   MP8856散热表现:   现在问题来了 1. 充电器的协议究竟怎么选?  2. 100W以内三口充电器方案有何推荐?  3. 140W多口充电器方案有何推荐? 充电器的协议究竟怎么选? 其实,我们一直在说充电协议,充电协议对于充电来说,究竟有多重要呢?    简单来说,充电协议就是打开快充的“钥匙”,手机等设备和充电器之间是通过这把“钥匙”来握手启动快充的。    所以,要实现快充,选择一个适合的快充协议芯片就显得尤为重要啦。     在这里就不得不推荐MPF5200X系列芯片,兼容各种充电协议,最高支持240W快充,支持单口、双口、多口快充,一次给多个手机、电脑充电都不成问题,支持3.3V-48V输入,内部集成3.3VDD/50mA LDO,ARM Cortex-M0 CPU,不仅是一颗协议芯片,还带有MCU功能,简直太棒了!    MPF5200X究竟有何优势?请看如下对比,MPS解决方案支持更强大的MCU系统,全功率范围PD3.1,灵活的端口规格和更小的封装尺寸!   MPF52000电路图如下:      140W内三口充电器方案有何推荐? 日常生活中最多的便是使用2C1A口的充电搭配,下面是搭配140W内三口充电器整体推荐方案:    推荐方案👇MPF52000 + 2*MP8856 + MP2499AMP2499A是一颗36V、3A的Buck。   下面就来讲讲MPS的方案和市场上其他方案比较究竟有何优势,请看下表, MPS方案具有更高的效率、更高的频率、更灵活和更简单的BOM!   具体的电路图如下:     100W内三口充电器方案有何推荐? 下面是搭配100W内三口充电器整体推荐方案:   推荐方案👇MPF52000 + 2*MP8857 + MP2499AMP8857是我们推荐的一颗Buck,MP8857是基于MP8856集成一颗Mos(上管)。MP8857最高可以支持到100W,36V输入,支持100% 占空比,高效能,充电不会浪费,内部集成MOS—体积降低、BOM成本更低,高频率 Buck可以选择更小的电感,进一步减小面积降低成本! 140W多口充电器方案有何推荐? 有的小伙伴已经不满足三口140W,还想给更多的家电设备充电,那么MPS的140W 四口充电方案即可满足您的需求:  ‍  推荐方案👇MPF52003 + 2*MP8856 + MP8857 + MP2499A‍MPF52003是基于MPF52000而设计,能直接支持三口快充,多种协议兼容,支持PD3.1,轻松实现充电无忧!

    MPS

    MPS芯源系统 . 2024-11-29 3 3 1610

  • ST25R200/R100多用途NFC读卡器:专为消费和工业场景优化,轻松重塑交互体验

    作为NFC器件的主要提供商,意法半导体丰富的NFC读卡器产品助力用户设计和开发高效、安全的非接触式解决方案,适用于所有嵌入式应用(支付、汽车、医疗保健、监控设备等)。意法半导体ST25R NFC读卡器系列产品家族包括高性能NFC通用及EMVCo读卡器ST25R3916B, 中距离NFC Forum读卡器ST25R3912,高性能NFC Forum读卡器ST25R3911B,中端多用途NFC读卡器 ST25R3918,入门级NFC读卡器ST25R100和以及新推出的多用途NFC读卡器ST25R200。     ST25R200/R100多用途NFC读卡器 ST25R100和ST25R200 NFC读卡器具有卓越的读取性能,使用户系统更智能、更易用。 这些读卡器采用先进的低功耗卡片检测 (LPCD) 技术,专为与带有紧凑型天线的系统无缝集成而设计。 即使在节能模式下,它们也能检测到NFC标签的存在。   ST25R100和ST25R200 NFC读卡器非常适合“读卡器+标签”解决方案。用户可将ST25R100或ST25R200读卡器与ST25标签轻松组合起来,实现设备间的离线通信。厂商可以为主机配备读卡器,然后在电池和耗材等附件上贴附标签,最大限度地提高品牌忠诚度。此外,该方案还可以激活其他各种丰富用例,简化用户的生活,比如简单的设备配对、参数设置等。   ST25R100和ST25R200 NFC读卡器封装小巧,可与任何应用无缝集成;用途多样、经济高效,针对消费和工业应用进行了优化,并提供长达10年的供货计划,是长期医疗和工业应用的理想选择。   ST25R200高性能多用途NFC读卡器的主要特点是:具有1.2W动态输出功率,通过内部LDO高达250mA/5V;工作温度为-40 °C到+ 85 °C,具有4x4mm TQFN小型封装;具有优化的感应唤醒功能和过冲保护功能。封装尺寸小,易于集成到应用中,可实现低功耗操作和宽的卡片检测范围;并针对注重成本的应用进行了优化。 ST25R100入门级NFC读卡器主要特点是:0.8W动态输出功率,通过内部LDO高达180mA/5V;环境温度-25°C至85°C。   ST25R200/R100丰富的应用优势 ST25R200/R100 NFC读卡器芯片在应用中体现出丰富的优势: 简化NFC技术应用:ST25开发生态系统提供丰富的硬件和软件生态系统及文档,可简化实施并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适合各种应用环境:4x4 mm TQFN的微型封装和高输出功率可实现小尺寸的NFC方案。 出色的互动范围:动态功率输出功能可自动调整输出功率,优化功率传输并保持在认证范围内。 更长的电池寿命:低功耗卡片检测功能和优化的感应唤醒模式可实现低功耗并延长电池寿命。 完整的NFC解决方案:通过读卡器+标签方式,提供匹配良好且经过行业验证的产品组合,为消费者和工业市场实现轻松的NFC连接解决方案。   ST25R200/R100共同特性解析 射频性能优化、低功耗卡片检测技术和动态功率输出(DPO)是两款芯片共同具备的关键特性。射频性能提升:ST25R200/R100可在相对高的输出功率下保持高的接收灵敏度,使读卡器可以通过尺寸更小的天线实现理想的读写距离, 从而为复杂天线设计环境的产品提供出色的设计裕度。 低功耗卡片检测(LPCD - Low Power Card Detection)技术:ST25R200/R100在感应唤醒功能上进行全新升级,支持全面配置的高灵敏度唤醒方案,低功耗检卡距离可以达到正常检卡模式水平,且整体检卡距离表现非常出色。 此外,全新的V2.0版本感应唤醒功能还支持卡片移动检测,将唤醒配置为在卡片接近和/或远离时触发,芯片能够自动检测标签/卡片的接近或移除,无需MCU即可运行唤醒功能,做到绝对的低功耗检卡。 动态功率输出(DPO):能够自动调整芯片输出功率,使信号场强保持在规范限制之内,以优化效率和读写距离。ST25R200/R100的动态功率输出具有更大的调整范围和更精细的调整精度,可帮助用户产品轻松通过NFC认证测试。    ST25R200独特优势解析 作为高性能 NFC读卡器,ST25R200集成了一些ST25R100不具备的特性,如自动EMD抑制,OSP过冲保护,噪声抑制接收器等。   自动EMD抑制: 自动PCD EMD处理:当ST25R200接收到PICC帧时,会实时检查传输错误,如果检测到传输错误时接收到的字节数小于4,则PCD会忽略传输并准备接收新的PICC帧。 增强系统稳定性:EMD处理增强了ST25R200和PICC之间的非接触式通信对PICC产生的电磁干扰(EMD)的鲁棒性。 OSP过冲保护:统一调整波形,只需设置参数即可消除欠冲/过冲,无需重新匹配天线。 噪声抑制接收器:能提供正确解码,即使噪声水平(例如来自LCD显示器)超过卡片信号强度,仍然可以进行正确的解码;一旦接收器锁定卡响应,主动噪声抑制就会立即启动。 丰富的生态系统支持 ST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开发资源,以支持用户快速开发出创新的NFC解决方案:基于STM32 MCU的STEVAL套件,STM32 Nucelo板生态系统,STM32Cube软件生态系统天线在线设计工具,原理图、BOM、Gerber,应用笔记,PC软件工具ST25,MCU驱动程序固件,评估板文档,e2e社区,网络研讨会,MOOC。   目前,ST已推出多款适用于ST25R200/R00读卡器的评估板:   ST25R200 探索套件:STEVAL-25R200   ST25R200 Nucleo shield:X-NUCLEO-NFC10A1   ST25R100 Nucleo shield:X-NUCLEO-NFC09A1 此外,ST还提供eDesign天线匹配工具,该在线NFC天线计算器可帮助创建ST25R100/200天线匹配网络。 同时,ST也致力于打造良好的开发生态,与专业的系统集成商、模组商、天线设计制造商等建立了广泛的伙伴关系,可以快速为用户集成NFC方案提供所需资源。

    STM32

    STM32 . 2024-11-29 1 2 2855

  • 5G与AI融合发展:德明利UFS丰富移动存储性能体验

      随着5G技术深入应用,轻薄化、专业化成为AI智能终端的新趋势,UFS凭借其高集成度、多功能化成为高性能移动终端应用首选。闪存技术迭代升级使UFS在速度、效率和可扩展性上,应用拓展至汽车信息娱乐系统、工业自动化等多元应用场景,充分展现UFS的高性能与高可靠特性。     1、高速移动设备AI应用的高性能读写 德明利UFS 3.1/UFS 2.2采用全双工方式的高速串行接口,实现对数据速率和延迟的双重优化。 利用专门的SLC缓存区加速突发写入速度,并通过内部RAM减小对闪存的影响,提升了随机读取的速度,缩短AI应用的响应时间,有效防止长期使用后性能的衰退,适用于对数据处理速度和系统稳定性有要求的专业领域,提高整体系统的可靠性。   2、延长设备续航能力的先进能耗管理 实现低功耗模式下的快速切换(<1ms)及上下文数据保护,减少了不必要的闪存访问频率。在长时间稳定工作的复杂系统中,确保闪存芯片在高性能运行的同时,保持低功耗和恒温运行能力,提高系统的整体能效。   3、高品质与系统化的测试体系 德明利构建了从存储介质分析到硬件测试的全流程高品质、高可靠测试体系,确保产品在多种使用条件下均能保持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不同场景的存储需求。     随着5G与AI技术的融合加深,德明利先后研发eMMC 5.1、UFS 3.1/2.2、LPDDR5/4X等,涵盖了从高端消费电子到专业领域的多元化应用场景,为智能终端客户提供了多样化、高可靠性的产品组合,为用户带来了更加流畅、高效的智能生活体验。  

    德明利 . 2024-11-29 3 1 9516

  • 艾迈斯欧司朗推出全新UV-C LED

    卓越的光输出功率与电光转化效率(WPE):典型值为115mW,效率达5.3%; 极致杀菌效能:峰值发射波长265nm; 紧凑耐用设计:卓越的R70B50寿命,超过20,000小时。   艾迈斯欧司朗今日宣布,正式推出全新OSLON® UV 3535。这款创新型UV-C LED旨在满足市场对无汞、高效UV-C消毒及治疗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该LED单芯片,发出波长为265nm的光,输出高达155mW,实现极致的杀菌效果。结合其卓越的电光转化效率,这一精心优化的系统级解决方案,专为满足UV-C消毒应用领域的客户需求而设计。 SU CULFP1 UV-C LED应用图片(图片:艾迈斯欧司朗) 艾迈斯欧司朗UV-C产品线高级产品经理妮娜·赖泽(Nina Reiser)表示:“艾迈斯欧司朗在封装设计与半导体技术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正引领着UV-C解决方案的新潮流,这些方案兼顾效能,质量与性能,OSLON® UV 3535的推出,为行业树立了全新的标杆。在265nm这一被公认为杀灭病原体效果最佳的理想波长下,既要实现期望的效率,又要维持长久的使用寿命和出众的性价比,这无疑是一项更为艰巨的挑战。” OSLON® UV 3535是专为UV-C消毒解决方案而精心设计的。该产品凭借卓越的性能、极佳的杀菌效率、长久的使用寿命以及出众的性价比,集众多优势于一身,突破行业界限。其紧凑的3.5mm×3.5mm标准尺寸设计,支持多样化的紧凑型结构,且在120°的宽广发射角内实现了高累积辐射通量。OSLON® UV 3535 LED性能的大幅提升,得益于封装设计与半导体技术的双重革新。产品采用了开放式3535陶瓷封装以及最新一代AlGaN基倒装芯片技术。与传统的UV-C光源相比,这种倒装芯片光源在波长选择、输出功率调节以及即时启动功能方面展现出更为显著的灵活性与多样性。OSLON® UV 3535的开放式封装设计与集成框架技术不仅提升光源的效能,更降低制造成本。其高反射框架设计改善了光的耦合输出效率与方向性,使得这些产品在快速崛起的UV-C市场中展现出强劲的性能优势。 SU CULFP1 UV-C LED产品图片(图片:艾迈斯欧司朗) UV-C LED光源的优势 UV-C LED技术正逐步改变我们在众多应用场景下对空气、物体表面及水体的净化与消毒手段。我们精心打造的产品组合,结合高性能的UV-C发射器、光谱传感器与高精度存在检测装置,确保仅在必要的时间、地点,以精确的剂量施加UV-C光照。 举例而言,在建筑物的入口位置,可利用UV-C LED反应器对进入建筑的水体进行消毒处理,且这一过程完全基于实际需求进行。UV-C光源的即时开启/关闭及调节能力至关重要,因为该反应器必须能够迅速响应多位用户的即时用水需求。 UV-C LED的点光源特性使其能够产生准直光束,从而减少能量损失并提升光子利用率,因此特别适用于空气和表面处理的应用场景。利物浦大学开展的一项研究有力证明,在空气处理设备中,UV-C LED技术达到了与传统汞灯相同的系统效能,但光源所需的UV-C辐射量却远低于后者。 艾迈斯欧司朗旗下的OSLON® UV 3535系列中的SU CULFP1 UV-C LED现已面向全球发售。

    https://www.sohu.com/a/824842263_120383550 . 2024-11-29 9438

  • 端侧AI成热点,Arm预计2025年将会有逾1,000亿台具备AI能力的Arm设备

      AI的火热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随着ChatGPT的兴起,生成式AI变得浪潮涌动,云端AI开始流行,现在大部分的投资都集中在云端AI,但其实AI真正想要大面积落地,让普通大众都能用上,还是要在端侧。因此,这两年来,不少厂商已经开始看到了端侧AI的星辰大海。       11月21日,Arm终端事业部产品管理副总裁 James McNiven在Arm年度技术大会的主题演讲中表示,“我们正身处AI时代,AI的发展对各个行业提出了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他同时预测,到2025年底,全球将会有超过1,000亿台具备AI能力的Arm设备。当然,这个是累计数据,包括从Cortex-M到Cortex-A的所有具有AI推理能力的设备,应用领域包括基础设施、汽车、物联网以及各种智能终端等。   图:Arm 终端事业部产品管理副总裁 James McNiven       据James McNiven介绍,目前Arm拥有广泛的面向边缘AI的产品,从Cortex-M到 Cortex-A,涵盖了不同的性能水平和功耗需求。比如,其基于Arm Cortex-M的产品有Cortex-M7、Cortex-M33、Cortex-M55等;还有基于Arm Ethos NPU产品,可用于功耗受限的设备上,进行 AI 推理场景。此外,Arm还提供Helium技术。Helium是针对Cortex-M系列处理器的矢量扩展技术,可提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数字信号处理的性能。     AI潜力巨大,Arm推出计算子系统(CSS)解决方案降低进入门槛   AI开始在各个领域发力,比如DeepMind最近使用AI预测蛋白质结构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AI能将临床试验的时间缩短高达50%。另据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测,到2026年底,中国道路上预计会有超过100万辆搭载L3级别的ADAS汽车;IDC则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国将有1.7亿台以上支持AI的智能手机,55%的PC将支持AI功能;到2027年,中国AI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到164亿美元。可见AI带动的市场规模之大。       但AI将比历史上任何计算节点都需要更高的算力、更大的内存,每一次AI技术迭代,都需要将大量的计算部署到极度受限的功耗环境中,“而这正是Arm的强项。” James McNiven表示。       他同时认为,要想充分释放AI的潜力,就需要从系统层面进行思考,将硬件、软件和生态无缝集成到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内,让其具有可扩展性、高性能和能效,并且能够加速产品上市。   为此,Arm提出了一种异构计算架构,以实现对系统多种计算要素的优化协作。“为了管理不同应用程序中的工作负载,需要一种能够高效率编写软件的方式,让开发者能够针对该硬件进行开发。我们需要谨慎考虑如何将这些计算组件结合在一起。我们不能只是将这些模块拼凑在一起,随意编写一些软件,就认为这将成为一个可扩展的全球解决方案。因此,我们推出了Arm计算子系统(CSS),为客户提供优化的解决方案,强大的软件生态系统,以及更快的上市时间,这些正是Arm CSS 的核心所在,这些特性不仅推动了行业变革,也将在AI时代继续引领潮流。” James McNiven在分享中表示。       以智能终端市场为例,Arm的终端CSS集成了CPU、GPU、互联技术,以及生产就绪的CPU和GPU物理实现。同时,Arm也持续在CPU架构中新增更多AI计算的功能,并结合GPU进行优化。此外,Arm确保合作伙伴能够将他们的NPU与终端CSS集成,以实现在应用中的无缝协作,从而帮助合作伙伴以更低的风险、更快的速度构建产品。       这样一来,客户只需要专注于差异化的部分,研发或者采购NPU,或其他加速器,然后将其与CSS子系统进行连接即可。       他表示,Arm CSS的优势目前广受全球客户的欢迎,也收到了来自中国客户正向的反馈,他希望通过CSS的持续迭代更新,能助力中国客户把握AI机遇。       同时,Arm在芯粒系统架构(Chiplet System Architecture, CSA)框架上投入资源,Arm正与约 50 位行业领导者合作,通过CSA,共同开发标准,以支持芯粒的整合。他认为芯粒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技术,可以根据需求灵活组合,选择不同的工艺节点,就像搭建乐高一样搭建物理芯片的IP模块。重要的是,在数据中心领域,已经有公司基于Arm架构来做芯粒产品,汽车行业也有相同的趋势。     大力投资软件   在James McNiven看来,AI时代,需要以软件为中心的思维来思考硬件设计,因为硬件若无软件支持就毫无意义。据他观察,在传统的、AI热潮兴起前的初创公司中,硬件和软件工程师的比例大约是50/50。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变成了10/90——10%的硬件工程师和90%的软件工程师。软件的地位已经压倒性地提升,而围绕软件构建的复杂性也在持续增长。       “Arm聚焦于整体的技术栈,从底层硬件到整个技术栈中的软件和应用程序。” James McNiven表示,Arm已投入30多年来编写和优化软件,软件始终是Arm计算平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技术将变得更加复杂,并且需要大量的支持。软件的开发成本高且耗时,因此投资策略也必须不断进化。据悉,全球有超过2,000万名开发者在Arm平台进行软件开发。       再加上,边缘AI主要用在端侧,而端侧领域面临着使用不同的API和平台的问题,导致碎片化很严重。为了应对这一挑战,Arm推出了Arm Kleidi。从Arm的角度来看,Arm需要思考如何打造一个软件库,通过将其集成到合作伙伴的软件中,让这些应用能够在包括移动终端在内的端侧领域,充分发挥 Arm CPU 的性能优势。同时,James McNiven 指出,“我们也持续投入软件,例如,在企业场景中提供支持,通过与 Linaro 的合作,持续强化对Linux的支持,在固件标准(如 UEFI)上的贡献,以及对一些开源工具的支持等。这些都是我们持续进行的工作任务,目标是尽可能减少产业的碎片化。”他进一步表示,在过去的努力下,在终端领域的进展非常不错。     AI PC带来的机遇   前面有提到,IDC预计今年新推出的PC中将会有55%支持AI功能,加上苹果这几年将Arm处理器用在苹果Macbook上之后,保证了其性能的同时,更加节能了,也让其他PC厂商看到了Arm处理器在PC上应用的可能性。       据James McNiven介绍,在AI PC方面,Arm正与包括微软在内的多家合作伙伴携手合作。目前已有众多原生应用程序在Windows on Arm平台上运行,也有丰富的开发工具,以及越来越多的创新应用,像爱奇艺、哔哩哔哩和搜狗这些原生支持Windows on Arm的应用程序,可以充分利用AI PC的所有AI功能。   另外,他强调,Arm多年来持续投资Armv9架构。在过去几年中,Arm通过加入许多以AI为核心的功能,使该架构适用于未来发展,而这一进程还在持续。十多年前,Arm首次将AI功能引入Arm架构,随后在Armv8架构中引入了64位技术,不过,真正开启AI时代的,则是Armv9。       未来十年的Arm计算平台是专为AI而设计的,所有这些功能将通过软硬件能力的结合来实现。Armv9近期新增的两大关键技术是SVE和SME: 可伸缩向量扩展(SVE):SVE2已应用于一些领先的计算产品中,如全新的天玑9400,可加速工作负载,惠及开发者和终端用户。SVE2提升了视频和图像处理,提供更好的照片质量。 可伸缩矩阵扩展(SME):新一代架构功能将为开发者提供通用指令集,使其能够一次在多个硬件平台上实现Arm架构中的加速效果。     与生态伙伴合作完善Arm生态   Arm能走到今天与生态伙伴的支持是分不开的,随着芯片复杂性和封装水平的提高,晶圆代工厂的支持相当重要,无论是台积公司、三星还是英特尔。但懂得打造这些超级复杂产品的科技人才非常短缺,尤其是在AI领域,如何进行协作、如何利用设计服务以及如何整合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以构建面向未来的出色平台十分关键。       因此,Arm推出了Arm 全面设计(Arm Total Design, ATD)生态项目这样的合作伙伴平台,生态系统合作伙伴能够专注于各自擅长的领域,进而更快、更具成本效益地开发出更好、更强大的产品。       据James McNiven介绍,此计划在全球持续成长,成员规模自推出以来已经翻倍。已有许多平台以Arm Neoverse计算子系统(CSS)为核心,通过这个生态项目所汇聚各种制造环节所需的专业支持,快速打造出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同时,Arm也在与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共同定义未来的技术。比如,通过与vivo的合作,Arm可以更了解用户在手机上的核心需求,并针对这些需求进行优化。       另外,Arm还保持着与开源社区的合作。在中国市场,Arm与龙蜥社区、欧拉社区、OpenCloud OS进行了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Arm还在构建AI框架、AI 软件库和 AI 技术——KleidiAI。Kleidi确保全球领先的AI框架可以基于Arm平台即刻运行,解锁性能,无需额外的工作,当新的模型发布时,其性能可以在第一时间被利用。比如,Arm与腾讯的合作,并对其混元大模型进行了优化。通过集成Kleidi,混元大模型的预填充部分加速了100%,而解码器的速度提高了10%。这些性能改善有助于实现更快、更高效的AI操作。       据悉,Arm在不到24小时内就将Kleidi集成到了Llama 3中。这意味着,当新版本发布时,无论是Llama还是MediaPipe,开发者都能立即享受到这些优化带来的好处。

    AI

    芯查查资讯 . 2024-11-28 1 1 2735

  • 意法半导体比较器具有故障安全和启动时间保障,提高可靠性,节省电能

      2024 年 11 月 28日,中国——意法半导体的TS3121和TS3121A轨对轨、开漏、单通道比较器具有创新的故障安全架构和启动时间保障,可以简化短时间启动过程,在低功率应用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       在电源电压断开时,故障安全架构可以让输入端的模拟传感器电压保持不变,从而确保比较器具有稳健的性能,并有助于简化应用固件设计。启动时间保障功能允许频繁开关设备电源,以延长关机时间,最大限度地节省电量。   新比较器的设计灵感来自工业机器人传感器,为节省电量,当主系统关闭电源时,传感器依靠备用电池给位置感知功能供电。两款比较器可满足各种自动化应用的需求,还具有独立的电源、I/O端口和输出电压域,可实现灵活的电平转换,非常适用于工业控制、楼宇自动化、电动工具和智能计量。此外,TS3121 和 TS3121A 都有车规产品,适用于动力总成和车身控制模块等应用系统。       新比较器的电源电压范围是1.7V 到 5.5V,具有精准的输入级,有助于实现精确的阈值检测,典型传播延迟为 60ns。两款器件的典型输入失调电压均为 0.5mV,TS3121A 的最大失调电压为 2mV,TS3121 的最大失调电压为 6mV。两款器件抗静电放电能力均高达 4kV (HBM),工作温度范围为 -40°C 至 125°C。比较器采用节省空间的 SC70-5和标准的 SOT23-5两种封装。       TS3121 和 TS3121A 现已上市,可在 ST eStore 上申请TS3121 和TS3121A免费样片。两款比较器包含在意法半导体的十年长期供货计划中,保证长期供货。

    比较器

    意法半导体 . 2024-11-28 1 1 1475

  • 德州仪器推出新型 MCU 可实现边缘 AI 和先进的实时控制,提高系统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全新 TMS320F28P55x 系列 C2000™ MCU 集成了边缘人工智能 (AI) 硬件加速器,可实现更智能的实时控制,故障检测准确率高达 99%。   全新 F29H85x 系列中的新型 64 位 C29 内核的实时控制性能比现有各代产品提高了一倍多,其完整性等级可达到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 ASIL-D 和 SIL-3。     德州仪器 (TI) 近日推出了两个全新系列的实时微控制器,这些产品的技术进步可帮助工程师在汽车和工业应用中实现更智能、更安全的处理。德州仪器的 TMS320F28P55x 系列 C2000™ MCU 是业内率先推出的具有集成神经处理单元 (NPU) 的实时微控制器产品系列,可实现高精度、低延迟的故障检测。F29H85x 系列基于德州仪器的新型 64 位 C29 数字信号处理器内核构建,提供具有集成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功能的先进架构。德州仪器已于日前携这两款器件亮相 2024 德国慕尼黑国际电子元器件展。      “在探索设计创新的过程中,针对汽车与工业应用的搭配尚存优化空间。为此,工程师们正致力于开发出能效更高、决策更快的创新应用,这推动了对可扩展性更高的处理能力、更大的内存以及片上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机制的需求,”德州仪器全球高级副总裁、嵌入式处理产品负责人 Amichai Ron 表示,“几十年来,我们的 C2000 MCU 一直在帮助制造商测量和高效处理实际数据。现在,我们在 C2000 产品系列中引入了增强型实时性能和边缘 AI,这将赋能工程师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实现更高水平的系统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支持边缘 AI 的 MCU 实现更智能、更高效的系统   当今,工程师们面临的挑战是设计出能够实时做出准确、智能决策的系统,以便执行太阳能和储能系统中的电弧故障检测,以及用于预测性维护的电机轴承故障检测等功能。作为业界率先推出的具有集成神经处理单元的实时 MCU,德州仪器的新型 C2000 TMS320F28P55x 系列可通过保障实时处理的一致性能来应对上述挑战。      TMS320F28P55x 系列 MCU 使用集成神经网络处理单元 (NPU) 运行卷积神经网络 (CNN) 模型,能够减轻主 CPU 的负担,因此其延迟时间比软件实现低 5 到 10 倍,因而可实现更快、更准确的决策。此外,在集成 NPU 上运行的模型可通过训练学习和适应不同的环境,帮助系统实现高于 99% 的故障检测准确率,从而在边缘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德州仪器完整的 AI 工具链包括针对特定应用进行优化和测试的模型,可帮助不同经验水平的工程师轻松完成 AI 模型开发过程。    德州仪器中国区技术支持总监师英表示:凭借我们在神经处理单元领域的深厚积累与领先优势,我们将为工程师们在设计能够实时做出准确、智能决策的系统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实现业界先进的实时控制性能以及高级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   设计人员日益需要在单个 MCU 中集成更大容量的闪存存储器、更强的计算能力和更多的功能。随着汽车从分立式解决方案向集成式解决方案转变,这种需求尤为明显。在集成式解决方案中,单个芯片能够处理动力总成中的各种计算和辅助控制功能。德州仪器的新型 C29 内核,基于 64 位架构设计,其实时信号链性能相较于 C28 内核实现了翻倍的增长。      F29H85x 系列具有全方位的诊断和故障检查机制,其设计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 26262 和国际电工委员会 61508 汽车和工业安全标准,级别高达 ASIL D 和 SIL 3。这些 MCU 还具有网络安全功能,其完全隔离的硬件安全模块可保护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网络威胁。此外,德州仪器专有的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单元采用先进的情境感知存储器保护单元,能够对 CPU 任务进行硬件隔离,保障其不受干扰和自测试过程的影响。这一设计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提供运行时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      德州仪器中国区技术支持总监师英表示:当前汽车行业与工业领域正加速迈向高能效、快速决策系统的时代。德州仪器关注到这一趋势,并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推动实现单芯片实时控制功能,并融入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机制,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系统挑战。

    MCU

    德州仪器 . 2024-11-28 1 1 1470

  • 电容和电阻与晶振如何搭配运作

    电容和电阻与晶振如何搭配运作?    晶振和电容的关系 众所周知,电容的基本功能在于储存电荷并实现充电与放电过程。而在晶振电路中,负载电容与晶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作用关系。 晶振的匹配电容,我们可以简单地称它为“负载电容”。想象一下,这个负载电容就像是晶振的一个小助手,帮助晶振开始工作。   晶振,就像是一个需要伙伴才能跳舞的人,而这个伙伴就是负载电容。晶振有两条线,这两条线会连接到IC块(一个集成电路块)里面,那里有一些有效的电容。为了让晶振能够正常工作,我们需要在晶振的外面再接上一个电容,这个电容就是负载电容。   负载电容的作用很重要,它就像是一个桥梁,连接着晶振和电路之间的分布电容。只有当这个桥梁让晶振两端的电容加起来等于负载电容的时候,晶振才能开始工作。这个“开始工作”的过程,我们可以想象成晶振在充电,然后它就开始跳舞了——也就是起振。   小tips:如果工程师在选购晶振时,最好把所需的负载电容等重要参数,也跟采购说明,那么采购在晶振选型过程中,会减少很多选型弯路。晶振的负载不能确认的话,电容很难匹配,起振电容无法充电放电,晶振也就起振不了;当分布电容与晶振电容值是相等时,就可以让晶振发出谐振频率了。电容大小能影响晶振频率的稳定度和相位,越小价格也会越高。所以这个负载还决定着晶振本身的一个价格。     晶振和电阻的关系 1、配合IC内部电路组成负反馈、移相,使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晶振输入输出连接的电阻作用是产生负反馈,保证放大器工作在高增益的线性区,同时起到限流的作用,防止反向器输出对晶振过驱动,损坏晶振。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放大器,它的作用是把声音或信号变大。但是,如果声音或信号变得太大,它就会失真,就像你大声喊叫时,声音会变得刺耳一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给放大器加上了一个“小助手”——一个电阻。   这个电阻它可以帮助我们调整放大的程度,确保信号既被放大了,又不会失真。同时,这个电阻还能防止放大器过度工作,从而保护它不受损坏。但是,仅仅放大信号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让信号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这样才能产生振荡。而这个电阻就能帮助放大器在“线性区”工作,这个区域就像是放大器最适合工作的“舒适区”,在这里,放大器可以稳定地放大信号,并产生我们需要的振荡。   对于不同类型的放大器(比如CMOS和TTL),这个“小助手”的阻值可能会有所不同。CMOS放大器通常需要一个较大的电阻(比如1M以上),而TTL放大器则可能需要根据其类型来调整。不过,有些特殊的放大器(比如某些微处理器中的放大器),它们内部已经自带了这个“小助手”,所以我们就不需要再额外添加了。   2、晶振串联的电阻常用来预防晶振被过分驱动; 具体来说,晶振上的电镀会因为过度的力量而逐渐磨损,这会导致晶振的频率变高,就像是机器转得太快了一样。如果晶振被过度驱动,这种过度的力量还会让晶振提前坏掉,就像机器因为过度使用而提前报废一样。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调整一个叫做“drive level”的东西,也就是驱动水平。这个驱动水平就像是给晶振的力量大小,我们得找到一个合适的力量,既能让晶振正常工作,又不会让它受到伤害。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发振余裕度”,这就像是给晶振留一点“备用力量”。这样,即使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晶振也能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3、并联降低谐振阻抗,使谐振器易启动; 想象一下,Xin(输入端)和Xout(输出端)里面藏着一个叫做“施密特反相器”的小装置。这个小装置有个特点,就是它不能自己启动晶体震荡,就像是一个小孩子不能自己推动一个大轮胎滚动一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反相器的两端加了一个电阻,这个电阻就像是一个“助手”,它能帮助反相器把输出的信号反过来(也就是180度翻转),然后再送回给输入端。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反馈回路。   接着,我们把晶体并联在这个电阻上。晶体和电阻就像是两个小伙伴,他们一起工作,降低了谐振的阻抗,就像是给轮胎加了点润滑油,让它更容易滚动起来。这样,谐振器就更容易启动了。   而且,这个电阻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能让反馈回路的交流等效按照晶体的频率来谐振。因为晶体的品质因数(Q值)非常高,所以即使电阻的值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也不会影响输出的频率,就像是给轮胎加了一个稳定的“动力源”,让它能够保持稳定的滚动速度。

    晶振,晶振负载电容,晶振选型

    扬兴科技 . 2024-11-28 1 9485

  • 安森美Hyperlux图像传感器将用于斯巴鲁新一代集成AI的EyeSight系统

      中国上海 - 2024年11月19日 - 安森美(onsem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ON)今日宣布,将成为斯巴鲁未来车型新一代EyeSight立体摄像头前向感知系统图像传感器的主要供应商。安森美先进的Hyperlux AR0823AT图像传感器将作为该系统的 "眼睛",为斯巴鲁的立体摄像头人工智能算法捕捉所需的关键视觉数据,使汽车能够做出更准确的驾驶决策,提高车辆的整体安全性。       “捕捉精确可靠的视觉数据是人工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成功的关键,并能显著提高车辆整体安全性,”安森美总裁兼首席执行官Hassane El-Khoury表示。“安森美的Hyperlux图像传感器将高性能成像与符合关键安全标准相结合,以确保斯巴鲁的新一代系统能够解读驾驶环境并做出准确的驾驶决策。”       Hyperlux AR0823AT具备全像素设计,无论光照条件如何都能捕捉清晰的图像,并通过特殊控制以确保EyeSight立体摄像头的两个传感器同步捕获图像。这对于模仿人类视觉的立体视觉系统至关重要,可使其辨别深度以及车辆行驶路径中物体的相对大小和距离。此外,该传感器的高动态范围(HDR)可捕捉场景中明亮和阴影区域的细节,以确保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做出准确的决策。       “斯巴鲁致力于实现‘2030年零致命道路事故*’的愿景目标。我们认为,在汽车图像感知技术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的安森美是与我们有着共同愿景并致力于提升安全的合作伙伴,我们期待加快合作并发挥各自优势,”斯巴鲁公司执行官兼首席数字汽车官(CDCO)Eiji Shibata表示。“为了实现我们的愿景,我们将通过采用 AR0823AT 等先进的图像传感器,不断提升集成人工智能的新一代EyeSight 性能。”       Hyperlux AR0823AT还具备功能安全特性,符合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ASIL)C级标准,以确保驾驶辅助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些特性能够主动监测传感器的功能,如果检测到可能影响系统准确性的故障,它们可以采取重置摄像头或提醒驾驶员等措施。

    图像传感器

    安森美 . 2024-11-27 2 1390

  • Vishay推出采用eSMP系列SMF(DO-219AB)封装的全新1 A和2 A Gen 7 1200 V FRED Pt超快恢复整流器

      美国 宾夕法尼亚 MALVERN、中国 上海 — 2024年11月26日 — 日前,威世科技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NYSE 股市代号:VSH)宣布,推出四款采用eSMP®系列SMF(DO-219AB)封装的汽车级器件---VS-E7FX0112-M3、VS-E7FX0212-M3、VS-E7FX0112HM3和VS-E7FX0212HM3,进一步扩展其第七代1200 V FRED Pt®超快恢复整流器平台阵容。1 A 和 2 A 整流器针对工业和汽车应用进行了优化,在同类器件中,不仅在反向恢复电荷(Qrr)和正向压降之间实现了权衡,还提供了更低的结电容和更短恢复时间。   日前发布的Vishay整流器包括VS-E7FX0112-M3和VS-E7FX0212-M3,以及符合AEC-Q101标准的VS-E7FX0112HM3和VS-E7FX0212HM3。为了降低开关损耗并提高效率,这些器件融合了低至45 ns的快速恢复时间,低至105 nC的Qrr(典型值),低至1.45 V的正向压降和低至3.0 pF的结电容等特点。性能可靠的整流器在尺寸为4.2 mm x 1.4 mm的紧凑封装中提供了高达21 A的非重复峰值浪涌电流,厚度低至1.08 mm,最小爬电距离仅2.2 mm。       器件可用作反激辅助电源的钳位、缓冲和续流二极管,也可用作自举驱动器功能的高频整流器,同时可为最新快速开关IGBT和高压Si/SiC MOSFET提供去饱和保护。VS-E7FX0112-M3、VS-E7FX0112HM3、VS-E7FX0212-M3和VS-E7FX0212HM3的典型应用包括工业驱动器和工具、电动汽车(EV)车载充电器和电机、发电和储能系统,以及Ćuk转换器和工业LED SEPIC电路。       整流器采用平面结构,通过铂掺杂寿命控制,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经过优化的存储电荷和低恢复电流可最大限度减少开关损耗并降低功耗。器件符合RoHS标准,无卤素,潮湿敏感度达到J-STD-020标准1级,可在+175 °C高温下工作。      器件规格表:   产品编号   VS-E7FX0112-M3   VS-E7FX0112HM3   VS-E7FX0212-M3   VS-E7FX0212HM3   IF(AV)   1 A   1 A   2 A   2 A   VR   1200 V   IF下的VF   1.45 V   1.45 V   1.60 V   1.60 V   trr   50 ns   50 ns   45 ns   45 ns   Qrr   105 nC   105 nC   165 nC   165 nC   CT   3.0 pF   3.0 pF   3.5 pF   3.5 pF   IFSM   14 A   14 A   21 A   21 A   封装   SMF (DO-219AB)   AEC-Q101   否   是   否   是       最新第7代整流器现可提供样品并已实现量产,订货周期为8周。

    整流器

    Vishay . 2024-11-27 1075

  • 基于OPENCV的相机捕捉视频进行人脸检测--米尔NXP i.MX93开发板

    本文将介绍基于米尔电子MYD-LMX93开发板(米尔基于NXP i.MX93开发板)的基于OpenCV的人脸检测方案测试。 OpenCV提供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接口,用于相机捕捉一个视频(我用的电脑内置摄像头) 1、安装python3-opencv apt install python3-opencv 2、查看摄像头支持的格式与分辨率   root@debian:~# v4l2-ctl --device=/dev/video0 --list-formats-ext 经测试,只能支持640*480 为此建立opencv_test.py   import cv2 video = cv2.VideoCapture(0)   设置相机参数 video .set(cv2.CAP_PROP_FRAME_WIDTH, 1280) video .set(cv2.CAP_PROP_FRAME_HEIGHT, 720) while True: ret, frame = video.read() cv2.imshow("A video", frame) c = cv2.waitKey(1) if c == 27: breakvideo.release()cv2.destroyAllWindows() 保存后执行”python3 opencv_test.py OpenCV装好后,可以为后面的人脸检测提供可行性。 要实现人脸识别功能,首先要进行人脸检测,判断出图片中人脸的位置,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OpenCV人脸检测方法 在OpenCV中主要使用了两种特征(即两种方法)进行人脸检测,Haar特征和LBP特征。用得最多的是Haar特征人脸检测,此外OpenCV中还集成了深度学习方法来实现人脸检测。 【参考资料】 使用OpenCV工具包成功实现人脸检测与人脸识别,包括传统视觉和深度学习方法(附完整代码,模型下载......)_opencv人脸识别-CSDN博客 【Haar级联检测器预训练模型下载】 opencv/opencv: Open Source Computer Vision Library (github.com) 下载好的,在opencv-4.x\data\haarcascades文件夹下有模型,把他上传到开发板。   【获取检测人脸的图片】 我在百度上找到了**的图片,并把它也上传到开发板。 【编写检测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as cv if __name__ == '__main__': # (6) 使用 Haar 级联分类器 预训练模型 检测人脸 # 读取待检测的图片 img = cv.imread("yanmi.jpg") print(img.shape) # 加载 Haar 级联分类器 预训练模型 model_path = "haarcascade_frontalface_alt2.xml" face_detector = cv.CascadeClassifier(model_path) # <class 'cv2.CascadeClassifier'> # 使用级联分类器检测人脸 faces = face_detector.detectMultiScale(img, scaleFactor=1.1, minNeighbors=1, minSize=(30, 30), maxSize=(300, 300)) print(faces.shape) # (17, 4) print(faces[0]) # (x, y, width, height) # 绘制人脸检测框 for x, y, width, height in faces: cv.rectangle(img, (x, y), (x + width, y + height), (0, 0, 255), 2, cv.LINE_8, 0) # 显示图片 cv.imshow("faces", img) cv.waitKey(0) cv.destroyAllWindows() 【实验效果】 运行程序后,可以正确地识别,效果如下:  

    NXP i.MX93

    米尔电子 . 2024-11-27 1 9491

  • 瑞萨在进博会上展示先进汽车解决方案

    全球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瑞萨电子,携多款面向汽车电子、智能工业、物联网以及软件开发平台的先进解决方案,亮相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其中,为应对汽车行业智能化、电动化趋势而推出的三款汽车解决方案,展示了瑞萨电子在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 可扩展的ADAS/自动驾驶开发平台 此次展出的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的可扩展ADAS与自动驾驶开发平台,是基于R-Car V4系列高性能片上系统(SoC)的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整体解决方案,通过芯片扩展,最高提供高达60TOPS算力,支持从摄像头一体机到行泊一体域控制器等多种产品形态,满足客户从L2级别功能到高速领航、城区记忆行车、记忆泊车等多种功能的需求。   瑞萨R-Car平台专为智能和自动驾驶车辆而打造,能处理各种汽车电子应用,包括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自动驾驶、网关、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驾驶舱、仪表盘等。它专为自主驾驶车辆时代的新一代汽车计算而设计,使汽车成为所谓的"可驾驶的计算机"。可扩展的R-Car硬件平台和灵活的软件平台涵盖了从入门到高级的全部产品,插件可用于多个开源软件。 R-Car V4产品系列支持前视一体机到行泊一体ADAS域控ECU的产品需求,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和多样化特点,采用专用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处理器,能实现多种传感器的灵活配置,支持多种驾驶辅助及自动驾驶功能。   多合一动力域控系统解决方案 瑞萨推出的用于电动车驱动电机系统(E-Axle)的“8合1”概念验证(PoC)方案,通过单个微控制器(MCU)即可控制八项功能。该PoC集成了电机、减速器、逆变器、DC/DC转换器、车载充电机(OBC)、配电单元(PDU)、电池管理系统(BMS)及加热控制器(PTC)。 通常,E-Axle的每项功能都需要一个专用的MCU和电源管理IC(PMIC),以实现对“多合1”系统的控制。瑞萨成功研发出的这一新型E-Axle系统仅需一个MCU和一个PMIC,就可以控制整个8合1系统。通过系统集成将这些功能集成到单个MCU,此款PoC可显著缩减元器件数量、系统成本及尺寸。   汽车前灯照明域解决方案 瑞萨汽车前灯照明域解决方案采用多合一系统集中控制,通过单一域内高效管理,显著减少了控制单元数量,并通过高集成度域控和总线通信,降低线束复杂性,优化线束成本。RH850/U2A系列具有强大性能及丰富的外设接口,可实现单MCU控制多个被控单元,降低软件开发和维护成本,简化系统OTA升级复杂性。统一的总线系统能够简化部件控制和连接,全部车灯采用同一总线形式,统一的数据格式可以减少软件开发工作量,保证通信速度的同时,简化了线束设计。该解决方案由瑞萨与风算共同推出。   来源:汽车与配件

    汽车与配件 . 2024-11-27 9518

  • 艾迈斯欧司朗Belago红外LED,助力Supernode打造避障扫地机器人

     Supernode与艾迈斯欧司朗携手,通过Belago红外LED实现精准扫地机器人避障;  得益于Belago出色的红外补光功能,使扫地机器人能够大大提升其识别物体的能力,实现精准避障;  Belago点阵照明器采用迷你封装,兼容标准无铅回流工艺,适用于各种3D传感平台,包括移动设备、物联网设备和机器人。 艾迈斯欧司朗今日宣布,与国内领先的多行业三维视觉方案提供商超节点创新科技(Supernode)双方联合推出采用艾迈斯欧司朗先进Belago红外LED的家用扫地机器人解决方案。这一合作大幅提升了机器人的视觉识别能力,为家庭清洁及工业服务机器人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 导航系统是扫地机器人的核心部件,相当于“神经中枢”,承担着收集环境信息、确定自身定位和进行路径规划等职能。此次双方合作推出的扫地机器人方案搭载的是艾迈斯欧司朗Belago 1.2 Dot Pattem llluminator红外LED,这款红外LED具有出色的红外补光功能,能够在无纹理物体(如白色墙面)上提供点阵和红外补光,Belago发射器在940nm波长下产生约5,000个点,立体匹配算法可以利用这些点阵图案来处理这些低纹理情况,并实现高精度的深度图,点阵图案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减少进行深度计算所需的计算负荷。 双目立体视觉模组(图片:超节点创新科技) Belago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扫地机器人的物体识别能力,使其能够精准避开障碍物,并高效规划清洁路径。 Belago点阵照明器采用迷你封装,兼容标准的无铅回流工艺,可以广泛应用于包括移动设备、物联网设备和机器人的各种3D传感平台。此外,Belago LED符合人眼安全标准,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Belago AQAA-30产品图片(图片:艾迈斯欧司朗) 借助多颗Belago红外LED,视觉识别方案可以实现在强光下最远可识别距离达到60—70m。这些技术优势使Belago不仅适用于家用扫地机器人,也为工业服务机器人如AGV(自动导引车)和无人的服务机器人等领域提供了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艾迈斯欧司朗中国区销售渠道经理Richard Qin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家用清洁机器人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将艾迈斯欧司朗在光电器件领域的先进技术与超节点创新科技在3D视觉感知领域的深厚积累完美结合,共同推动扫地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为消费者带来更智能、更便捷的清洁体验。我们期待未来能与Supernode在更多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推动科技进步。” 超节点创新科技首席执行官刘晓涛表示:“艾迈斯欧司朗凭借智能传感器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对产品质量的不懈追求,为我们的扫地机器人提供了卓越的视觉识别能力。Belago红外LED的高密度点阵和红外补光功能,不仅提升我们产品的避障精度,也极大地增强在复杂环境下的导航能力。我们期待与艾迈斯欧司朗的进一步合作,共同推动智能家居和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技术革新。” 深圳中电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杨敬坤表示:“从家庭清洁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来看,避障有望成为继激光雷达导航技术之后的又一标配功能。艾迈斯欧司朗的Belago红外LED在提升机器人视觉识别效果方面表现出色,为扫地机器人及工业服务机器人的避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我们希望未来能在更多技术领域与艾迈斯欧司朗展开进一步的合作,为行业提供更多带避障功能的高性价比方案。” 艾迈斯欧司朗与Supernode的这一合作,不仅将推动家用扫地机器人技术的进步,还为未来的工业服务机器人领域打开新的可能性。双方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解决方案。

    https://www.sohu.com/a/826697379_120383550 . 2024-11-27 9500

  • 泰凌微电子获蓝牙 6.0 认证,助力蓝牙技术拓展与应用升级

    近期,泰凌微电子蓝牙芯片和自研协议栈成功获得由蓝牙技术联盟(SIG)颁发的蓝牙 6.0 认证证书。此次认证覆盖了蓝牙 6.0 新增功能中最核心的蓝牙信道探测(Channel Sounding)技术。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泰凌微电子是全球范围内首个获得该认证的非手机芯片公司,也是中国第一家获得蓝牙6.0认证的芯片公司。这一标志性成果,再次有力地彰显了泰凌微电子在物联网领域的技术实力,也预示着公司产品将为用户带来更出色的使用体验。    蓝牙信道探测(Channel Sounding)技术是蓝牙核心规范6.0中的一项关键技术革新,以其卓越的安全性和精确度,为高精度测距带来了创新。这项技术采用了两种测距技术:相位测距(PBR)和往返时间(RTT),使得蓝牙设备间的测距更为精确和安全。与以往的技术相比,蓝牙信道探测展现出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尤其在应对环境干扰时表现优秀,同时也显著增强了安全性。蓝牙信道探测技术的应用不仅极大地拓宽了蓝牙技术的应用边界,更为包括蓝牙“查找(Find My)”服务及数字钥匙解决方案在内的多种应用场景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这项技术,蓝牙设备能够在各种环境中提供可靠的测距服务,从而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和便捷的体验。 泰凌微电子在产品层面的创新和客户导向理念的结合,使其在蓝牙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公司已经推出多款支持最新蓝牙6.0规范的芯片,如TLSR952X/922X和TL721X系列,这些芯片不仅支持信道探测方案,而且与蓝牙信道探测技术紧密融合,为高精度定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此外,泰凌微电子还提供支持蓝牙信道探测功能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和可视化工具CS Tool,这些工具将附有详细的使用说明,旨在简化用户的操作流程,降低上手难度,从而为开发人员和行业用户创造更多拓展的可能性。 泰凌微电子凭借在蓝牙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和丰富经验,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致力于提供多样化的高性能芯片,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需求。例如,TLSR951X、TLSR952X、TL751X等系列音频SoC芯片,它们不仅支持经典蓝牙,还支持最新的低功耗音频(LE Audio)标准,为音频体验带来了积极的改变。面对物联网市场的快速增长,TLSR825X、TLSR827X、TLSR921X和TL721X等系列SoC芯片以其低功耗和高集成度的优势,成为构建各类物联网设备的理想选择。这些产品的推出,不仅展示了泰凌微电子的技术实力,也体现了公司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和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随着蓝牙核心规范 6.0 的发布,众多创新特性与功能增强随之而来,这将进一步拓宽蓝牙技术的应用范围。而泰凌微电子提供的蓝牙低功耗 SDK 会对这些新特性予以全面支持,也会持续推进自身的技术迭代更新,以助力客户在蓝牙 6.0 时代不错过每一个发展机遇,实现业务的稳定持续增长。

    泰凌微

    泰凌微电子 . 2024-11-26 2 3 1235

  • 芯科科技率先支持Matter 1.4,推动智能家居迈向新高度

      近日,连接标准联盟(Connectivity Standard Alliance,CSA)发布了Matter 1.4标准版本。作为连接标准联盟的重要成员之一,以及Matter标准的长期支持者和积极推动者,Silicon Labs(芯科科技)通过包含无线硬件、软件、工具在内的全面解决方案和最新推出的Matter Extension套件,率先实现了对Matter 1.4标准尤其是新功能和新设备类型的支持。    Matter 1.4新增和强化多项核心功能   Matter 1.4版本的更新是Matter生态系统迈出的重要一步,其带来了多项核心的新增和增强功能,旨在推动智能家居互联互通迈入新的阶段。 长空闲时间(Long Idle Time,LIT)协议优化电池续航时间:Matter 1.4的关键更新之一是引入LIT协议,这也是芯科科技率先推动的一项改进,其可以帮助间歇性连接设备(ICD),如开关、按钮和传感器等,优化电池续航时间。LIT允许设备睡眠时间最长可达18小时,同时仍能保持与网络的可靠连接,这大大降低了功耗,并将电池续航时间提升至与Zigbee和Z-Wave等设备相当的水平,而后者多年来一直是纽扣电池供电设备长续航的黄金标准。 家庭路由器和接入点(HRAP)增强网络基础设施:现在,家庭路由器和调制解调器、接入点和机顶盒等设备可以经由开发或升级,为基于Matter的智能家居提供强大的支持。经过Matter认证的HRAP设备结合了Wi-Fi接入点和Thread边界路由器,可确保家庭中同时支持Matter over Wi-Fi和Matter over Thread,为使用Wi-Fi和Thread技术的Matter产品提供网络基础设施。此外,HRAP设备还具备一个功能,即允许用户将新的Thread边界路由器添加到现有网络中,从而简化家庭网络并提高其可靠性。 增强的多管理员功能支持跨生态系统的互操作性:实现跨生态系统的互操作性是Matter的核心愿景,而多管理员(Multi-Admin)功能则是实现这一愿景的核心,其允许用户将Matter设备连接到不同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中。Matter 1.4提供了增强的多管理员功能,用户可以将其Matter网络配置为自动将现有设备和新设备连接到多个生态系统,这极大地简化了配置过程,可实现家中生态系统之间的无缝支持。    Matter 1.4支持多种新增设备类型   Matter 1.4不仅优化了设备功能,还增加了对新设备类型的支持,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电池、热泵和热水器等,扩展了其能源管理能力。这些设备的加入,使得用户可以将家庭中耗能最大的设备和能源来源整合为统一系统。现在,用户可以通过Matter监控暖通空调系统(HVAC)、热水器和电动汽车充电设备(EVSE)的电力和能源消耗,并根据电价和优惠情况作出明智的使用决策。随着增加新的设备类型,以及对能源管理和恒温器功能集的改进增强,Matter 1.4为家庭实现更智能、更自动化的能源管理奠定了基础。    芯科科技持续、全面地支持Matter标准   作为一家专注于物联网无线技术的厂商,芯科科技深度参与了Matter标准的制定,是Matter代码贡献量最大的半导体厂商,并始终致力于推动Matter标准的发展和部署。从Matter标准发布到多次版本更新,芯科科技一直在无线产品、软件开发工具、认证支持等方面为Matter设备制造商提供全面的支持,帮助他们简化了Matter开发过程,降低了开发成本和时间。     在无线产品方面,芯科科技可以提供最全面的多协议无线SoC和模块产品组合,如MG24、MG26、SiWx917、SiWx915 SoC等,可支持Matter over Thread和Matter over Wi-Fi,以及Matter到Zigbee和Z-Wave的桥接。在软件开发工具方面,芯科科技能够提供包括Simplicity Studio物联网开发环境和Matter SDK在内的软件和工具,同时还开设了Matter开发者指南(Matter Developer Journey)培训和支持项目,可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应用Matter和应对其演进升级。在认证支持方面,芯科科技可以通过针对Thread、Wi-Fi和低功耗蓝牙进行了预先认证的芯片,帮助Matter设备制造商在开发过程中更容易地为Matter认证制定计划,同时芯科科技的技术专家也会在产品开发周期中提供建议和指导,从而轻松地满足Matter规范的要求。    多方携手共创智能家居未来   随着Matter标准的不断迭代更新,以及芯科科技等厂商的全力支持,智能家居互联互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实现不同品牌、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和互操作,Matter标准正在推动智能家居领域向更加开放、协同和智能的方向发展。未来,随着更多新设备类型的加入和核心功能的不断优化,基于Matter网络的智能家居将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便捷、高效、智能的生活体验。芯科科技将持续携手合作伙伴推动Matter标准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智能家居领域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Matter 1.4

    Silicon Labs . 2024-11-26 1145

  • 瑞萨推出高性能四核应用处理器,增强工业以太网与多轴电机控制解决方案阵容

      2024 年 11 月 26 日,中国北京讯 - 全球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瑞萨电子(TSE:6723)今日宣布,推出瑞萨面向工业应用打造的最高性能微处理器(MPU)——RZ/T2H,凭借其强大的应用处理能力和实时性能不仅能够实现对多达9轴工业机器人电机的高速、高精度控制,而且还在单芯片上支持包括工业以太网在内的各种网络通信。这款MPU主要面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运动控制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和计算机数控(CNC)等工业控制器设备。       随着无人化生产需求的日益增长,垂直多关节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和工业控制器设备正被广泛部署,以加速自动化生产进程,瑞萨RZ/T2H MPU可融合开发这些应用所需的所有功能和性能。传统工业系统需要多个MPU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组合来控制这些应用,而RZ/T2H MPU现在仅需单个芯片即可满足所有要求,从而减少组件数量,并节省FPGA程序开发的时间及成本。       Daryl Khoo, Vice President of Embedded Processing 1st Business Division at Renesas表示:“我们的RZ/T2M和RZ/T2L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新推出的RZ/T2H将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这款新产品让公司的工业领域客户能够利用其现有设计资源,同时满足更具创新性、要求更高的工业电机控制和Linux应用需求。其中,RZ/T2H能够在单片上实现9轴电机控制,这一卓越性能给我们的客户留下了深刻印象!”     单芯片方案实现高性能应用处理与快速实时控制   RZ/T2H配备四个Arm® Cortex®-A55应用CPU,最高工作频率为1.2GHz,对于外部存储器,其支持32位LPDDR4-3200 SDRAM。两个最高工作频率为1GHz的Cortex-R52 CPU负责实时处理,每个内核配备总计576KB的高容量紧耦合存储器(TCM)。这使得在单芯片上执行Linux应用程序、机器人轨迹生成和PLC序列处理等CPU和内存密集型任务成为可能。同时,RZ/T2H还能担负电机控制和工业以太网协议处理等快速且精确的实时控制任务。     多达9轴的电机控制可降低元件成本并缩短开发时间   瑞萨RZ/T2H能够以高速且精确的操作控制工业机器人中的多达9个伺服电机,其配备实现多达9轴电机控制所需的必要功能,包括三相PWM定时器、用于测量电流值的Δ-Σ接口,以及编码器接口(支持A-format™、EnDat、BiSS®、Hyperface DSL和FA-CODER)。此外,电机控制的外设功能被置于Cortex-R52实时CPU内核的低延迟外设端口(LLPP)总线上,从而实现CPU的高速访问。     灵活支持包括工业以太网在内的网络通信   RZ/T2H配备四个以太网端口、三个千兆以太网MAC(GMAC),以及一个以太网交换机。它还支持EtherCAT、PROFINET、EtherNet/IP、OPC UA以及下一代时间敏感网络(TSN)标准。这些以太网交换机和GMAC组合使得该款MPU能够支持多个工业以太网控制器及设备,从而灵活适应广泛的控制器需求,如上层以太网通信。     为工业机器人和控制器提供专用板卡与软件   与所有瑞萨MPU一样,RZ/T2H提供瑞萨灵活配置软件包(FSP),以及提供长期支持的Linux软件包。开箱即用的多轴电机控制评估解决方案包括用于驱动9轴电机的逆变器板、多轴电机控制软件包和运动实用工具(一款电机控制软件工具)。同时,还包括用于工业以太网的协议样本和软件PLC软件包,以启动系统开发。       Micael Borgefeldt, Product Manager at IAR Systems表示:“随着工业设备的不断发展,这些系统越来越需要更复杂的功能和性能。借助包括瑞萨最新的RZ/T2H MPU,我们赋能开发人员在32位MCU和64位高端MPU多核环境中解锁灵活的应用配置。我们的IAR开发解决方案助力工程师加速下一代工业创新,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简化开发流程并提高效率。”     成功产品组合   瑞萨还提供“配备以太网功能的9轴工业电机控制”方案。该方案将RZ/T2H与众多兼容器件,如RV1S9231A IGBT驱动光电耦合器和RV1S9353A光隔离Δ-Σ调制器相结合,构建一系列丰富的“成功产品组合”。这些“成功产品组合”基于相互兼容且可无缝协作的器件,具备经技术验证的系统架构,带来优化的低风险设计,以加快产品上市速度。瑞萨现已基于其产品阵容中的各类产品,推出超过400款“成功产品组合”。     供货信息   RZ/T2H现已上市,瑞萨计划于2025年第一季度发布新型RZ/N2H产品。该产品在更小的封装中提供与RZ/T2H相同的性能,是PLC和运动控制器等工业控制器设备的理想之选。       RZ/T2H基于根据产品长期供货计划(PLP)进行管理,适用于需要较长生命周期的工业设备。

    MPU

    瑞萨 . 2024-11-26 1390

  • 特朗普计划向中国所有产品额外征10%关税,墨西哥加拿大征25%

      特朗普11月25日,在其麾下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发帖称,上任第一天,他就将对所有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入美国的产品征收25%的关税。他在另一篇社交媒体帖子中说,他将对所有从中国进入美国的产品额外加征10%的关税,不过他没有具体说明这部分关税措施是否将在他上任第一天开始。这部分关税将在美国已经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基础上加征。      “在毒品,特别是芬太尼,以及所有非法移民停止入侵我国之前,这项关税将一直有效,”特朗普在谈到他提议的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的关税时写道。     此举可能会推翻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与这两个邻国谈判达成的贸易协定,即《美墨加协定》(USMCA)。负责美国贸易协定工作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称,2022年该贸易协定项下进行的美国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估计达1.8万亿美元。     经济学家已经警告说,特朗普全面加征关税的计划可能会推高消费品价格。     特朗普抱怨这两个邻国和中国,他认为这几个国家在阻止毒品和移民进入美国方面做得不够。他认为中国政府没有兑现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国的承诺。     “直到芬太尼不再流入美国,我们将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所有产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高于任何额外关税,”这位候任总统提到中国时写道。     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大使馆的代表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统计数据显示,墨西哥、中国和加拿大是美国前三大进口商品来源国,今年迄至9月约占美国进口总额的42%。加拿大和墨西哥约80%的出口产品销往美国,全面加征关税将打击这两个国家的经济。     贸易是特朗普成功竞选总统的核心。他在竞选演讲中表示,将对美国进口产品全面加征高至20%的关税。     担任特朗普顾问的亿万富翁马斯克(Elon Musk)在X上发帖称,拟议加征的关税“将非常有效地”阻止非法移民和贩毒。     11月20日(上周三),一支由约1,600名移民组成的大篷车队伍离开了墨西哥与危地马拉边境附近的南部城市塔帕丘拉,这些移民大部分来自委内瑞拉和中美洲。前往美国的移民表示,他们决定在特朗普明年1月就职前向北行进并抵达边境。特朗普发出关税威胁之际,该地区的蛇头在社交媒体上敦促移民在就职典礼前赶到边境。     自上个月辛鲍姆(Claudia Sheinbaum)就任墨西哥总统以来,迄今已有六辆载有数千名移民的大篷车从墨西哥南部出发。但在过去五年里,墨西哥当局在所有大篷车抵达墨西哥中部之前就将其解散。     最近几个月,当局设立了安全检查站,数千名被抓获向北挺进的寻求庇护者被送上大巴,然后根据一项执法策略被送回墨西哥南部;该策略是在2023年底大批移民涌入得克萨斯州伊格尔帕斯等边境社区后实施的。     辛鲍姆已表示,自去年12月以来,墨西哥的执法措施促使美墨边境的非法越境人数减少了74%。她在本月早些时候说:“这种模式正在发挥作用,我们希望它继续发挥作用。”     加拿大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该国的大部分石油都运往美国。加拿大的汽车工业也与临近的美国紧密相连。加拿大商业发展银行(Business Development Bank of Canada)经济学家表示,如果特朗普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加拿大的经济产出和就业将大幅下降。     特朗普已表示,他希望根据《美墨加协定》中需在2026年进行审议的条款重新谈判该协议。加拿大表示,在保护该国与美国9000亿美元贸易关系的游说行动中,加拿大正在部署一只由加拿大政府部长和省级领导人组成的团队,以游说美国各州和华盛顿的议员。     在总统竞选期间,妮基·黑利(Nikki Haley)和维维克-拉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呼吁对北部边境给予更多关注,拉马斯瓦米一度提议在与加拿大接壤的边境地区修建一堵隔离墙。

    关税

    华尔街日报 . 2024-11-26 2100

  • 瓴芯电子推出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 (LN21045Q1)

      LDO是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具有方案简单, 成本低, 噪声低, 静态电流低等突出的优点。随着汽车电子系统的复杂化和智能化, 车载电源模块大幅度增加, LDO在汽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LN21045Q1是瓴芯电子推出的专为车规应用而设计的一系列芯片, 具有高精度, 宽输入电压, 超低静态功耗以及完整的保护功能等优点, 带载能力最大可到500mA, 可满足客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求。 图:LN21045Q1系列产品信息表    产品简介                              LN21045Q1是具有超低静态电流的线性稳压器, 该系列产品提供5V的固定输出或者0.6V~24V的可调输出, 能提供最高500mA的负载电流。关断电流小于1uA, 静态工作电流为5.5uA。      该系列产品的主要特点如下:    通过AEC-Q100 Grade 1 验证   高电源抑制比70dB@100Hz   低压差: 130mV@100mA   过流保护   过温关断及自动恢复   内部软起动   工作结温范围: -40℃ - 150℃   散热增强型封装: TO-252   TO-252   产品亮点                            a) 宽输入电压范围和低压差   相比与普通的消费类或工业应用, 汽车应用场景更复杂, 输入电压具有更广泛和复杂的变化。LN21045Q1系列芯片为此设计了4V到42V的超宽工作电压范围, 在此电压范围内都能保持芯片基准电压的稳定, 同时, 芯片具有低压差特性, 即当输入电压进一步下降, 直至低于额定输出电压后, 仍能以最小压差为后级负载供电。LN21045Q1在满载条件下, Dropout电压为730mV, 即当VIN高于5.73V就能保持5V的输出。 b) 超低静态工作电流 (Iq) 和关断电流 (ISHDN)    LN210455Q1芯片的静态工作电流 (Iq) 只有5.5uA;典型电压下关断电流 (ISHDN) 小于1uA, 可以显著延长电池待机时间, 特别适用于长接在电池供电系统下的各类应用。下图为LN210455Q1的Iq和ISHDN曲线。   c) 负载调整率 (Load Regulation) 和线性调整率 (Line Regulation)   负载调整率和线性调整率直接关系到输出电压VOUT的精度, LN21045Q1系列芯片在全部电压, 负载和温度范围内都能保持很高的输出电压精度。   d) 高可靠性的保护功能   LN21045Q1系列芯片集成了短路保护和过温保护功能, 可以在全部输入电压和温度范围内提供高可靠性的保护, 确保芯片应对车规应用的复杂工况下不受损坏。   e) 增强散热能力   由于LDO工作模式的特殊性, 当输入输出压差较大时, 芯片的功耗和发热都很高。针对带载能力较强的LN21045Q1芯片, 瓴芯采用了散热增强型TO-252封装。用户可根据芯片的热阻参数来估算实际工况下的工作结温和带载能力。下表为不同封装在PCB上的热阻值:   输入电压13.5V, 输出电压5V, 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带载能力曲线如下:   输入电压13.5V, 输出电压5V, 可满足85C环境温度下带到满载500mA。    应用场景                            LN21045Q1提供了一种简单又经济的解决方案, 可用于汽车行业、电子产品、工业控制等多种领域。例如:   电池供电系统电源管理   传感器供电   汽车二级电源供电   IGBT驱动芯片供电         据悉,瓴芯已量产的其他LDO有:带看门狗及电池电压监测功能的车规LDO LN22043Q1;宽电压输入、450mA输出车规级LDO LN20X45Q1;低电压输入、500mA/1A输出车规级LDO LN20X05/6Q1;以及宽电压输入、300mA输出车规级LDO LN21143Q1。

    LDO

    瓴芯电子 . 2024-11-26 1660

  • Q3中国笔记本电脑线上销量降幅收窄至10%;联想量额第一

      根据洛图科技(RUNTO)最新发布的《中国大陆笔记本电脑线上零售市场月度追踪(China Notebook Computer Online Retail Market Monthly Tracker)》报告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笔记本电脑在线上公开零售市场的销量为298万台,同比下降10%;销额为193亿元,同比微降1%。     考虑到退货率对市场数据统计的影响,本文所监测的线上市场暂不包括拼抖快等新兴电商。整体来看,下半年的市场销量规模走势仍处于下行阶段,但降幅正在收窄。   图:2024年 中国笔记本电脑线上市场分季度销量及变化(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单位:万台)     不过,第三季度,随着开学季的到来以及《黑神话:悟空》等热门游戏的火爆,高性能游戏本的市场需求显著增长。与此同时,搭载AI技术、OLED显示屏的笔记本机型凭借其独特优势,进一步加速了市场上的升级换代需求。    价格:硬件升级带动终端均价上涨,中高端需求凸显    市场需求正逐步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层次转变。自2023年第二季度起,中国笔记本电脑线上市场的平均销售价格呈现出“先抑后扬”的态势。具体而言,价格在2024年第一季度触及了谷底,但随着搭载英特尔酷睿第14代处理器的产品陆续面世,以及OLED产品的渗透率提升,市场均价开始回升。至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笔记本电脑线上市场的平均销售价格已达到6472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约11%。     具体价格区间方面,今年第三季度,6000-7999元以及8000-9999元这两个价格段的销量份额相较于去年同期,分别实现了1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的增长。这一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一是头部品牌在游戏本市场上推出新品,二是OLED细分市场的强劲表现。    图:2023-2024Q3 中国笔记本电脑线上市场价格段销量结构及均价变化(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单位:%)    品牌:以游戏本为主的企业呈现较好市场表现    近几个季度来看,中国笔记本电脑线上市场的在售品牌数量维持在145个,相对比较稳定。     联想系、华硕系、惠普以及机械革命四大品牌,在销量与销额两个维度上均排在线上市场前四的位置。这四家品牌合计占据了市场67.6%的销量份额,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升了4.7个百分点。     在整体大盘销量下滑10%的背景下,游戏本销量几乎与去年同期持平。从市场销量排名前十的品牌中不难发现,侧重于游戏本市场的品牌均展现出了不错的市场表现。具体而言,华硕系、机械革命以及七彩虹这三个品牌,其内部的游戏本销量占比均超75%,且在销量和销额两个层面,均实现了同比正增长。     惠普、华为、小米系、荣耀以及苹果等品牌,其业务重心主要聚焦于办公笔记本领域。当前,办公笔记本产品正朝着高性能与轻薄化的趋势不断演进。然而,由于游戏本市场的向好发展对其产生的挤压效应,使得内部份额扩张动力显得相对不足。    图:2024Q3 中国笔记本电脑线上市场TOP10品牌份额(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单位:%)   注:联想系包括联想&ThinkPad;华硕系包括华硕&ROG;小米系包括小米&红米;戴尔包括戴尔&外星人    产品:大屏高分高刷份额增加显著;OLED逆势增长    在产品尺寸方面,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游戏本和轻薄本均呈现出大屏化的需求增长趋势。根据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16.0英寸及以上尺寸段已成为市场份额最大的尺寸段。其中,16.0-16.9英寸的产品占据了主导地位,其销量份额高达36%,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份额提升了12个百分点。     分辨率方面,游戏本市场的推动使得2.5K分辨率的产品销量份额实现了明显增长;同时,轻薄本市场则带动了2.8K分辨率产品销量份额的提升。     刷新率方面,120Hz以上的产品销量份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个百分点,其中165Hz超过60Hz,成为整体线上市场最主流的刷新率指标,市占率达29%。    图: 2024Q3 中国笔记本电脑线上市场主要参数销量结构(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单位:%)     此外,OLED产品也是当前正处于销量稳步上升态势的一个细分领域。根据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OLED产品的销量实现了20%的同比增长,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华为和联想在今年的深入布局和市场贡献。    预测:2024年中国笔记本电脑线上零售市场规模为1090万台,下降14%    进入第四季度,随着双十一大促的延长,以及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的以旧换新补贴,当前发展向好的游戏本以及OLED等高端产品正在迎来新一轮的爆发周期,这将对止住大盘颓势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全年来看,综合根据过去三个季度的市场表现以及未来判断,洛图科技(RUNTO)预测,2024年全年中国笔记本电脑线上零售市场的销量规模为1090万台,相比上半年,降幅收窄至14%。     接下来的产业走向,洛图科技(RUNTO)分析师刘阳认为,未来市场的繁荣将依托于算力、先进大模型技术与PC品牌影响力的深度融合与相互促进。     在内需消费刺激的大环境之外,在产业内部,AI PC作为端侧大模型的理想功能载体将受到市场更多的关注,搭载较大参数量级,将会为办公生产、教育教学、游戏娱乐等功能场景显著赋能,届时的笔记本电脑市场将迎来新一波的、更持久的商业机会。  

    笔记本电脑

    Runto洛图科技观研 . 2024-11-26 1 3000

  • 1
  • 40
  • 41
  • 42
  • 43
  • 44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