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计划明年生产第9代V-NAND闪存 沿用双层堆栈架构
- 传台积电下调代工报价,28/22nm工艺降价幅度达10%
- 传英特尔将在美国加州裁撤140名研发人员
- 2023上半年三星电子在华销售额大幅下降超12万亿韩元
- LG显示:77英寸透明OLED计划年末批量生产
- 中国台湾IC设计公司对汽车需求持谨慎态度
- Arm据称已为首次IPO聘请28家承销商
- 智元机器人“远征 A1”发布
- 机构称Q2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跌幅收窄至 5%
- 野村调查 大中华区NAND模组制造商力守价格
| 三星计划明年生产第9代V-NAND闪存 沿用双层堆栈架构
8 月 18 日消息,据 DigiTimes 报道,三星电子计划明年生产第 9 代 V-NAND 闪存,将沿用双层堆栈架构,超过 300 层。
报道称,这将使三星的进度超过 SK 海力士 —— 后者计划 2025 年上半年量产三层堆栈架构的 321 层 NAND 闪存。早在 2020 年,三星就已首次引入双层堆栈架构,生产第 7 代 V-NAND 闪存芯片。
双层堆栈架构指在 300mm 晶圆上生产一个 3D NAND 堆栈,然后在第一个堆栈的基础上建立另一个堆栈。
而三星即将生产的超 300 层第 9 代 V-NAND 将提高单个晶圆上生产的存储密度,这将有利于降低固态硬盘的成本。
| 传台积电下调代工报价,28/22nm工艺降价幅度达10%
据业内消息人士透露,由于缺乏订单可见性和客户订单势头,台积电下调了未来几个季度的代工报价。
据台媒电子时报报道,消息人士称,台积电为其提供的2023年第三季度至2024年第二季度8英寸产能报价,显示出产能大幅削减,8英寸平均产能利用率已降至60%以下。
“近几年在代工报价方面态度强硬的台积电,终于同意与客户进行价格谈判。只要客户承诺相当数量的晶圆订单,他们就会获得折扣。这是台积电自2020-2022年以来首次下调报价,此前曾几次上调报价,台积电的让步表明半导体市场前景黯淡。”消息人士补充说道。
消息人士指出,如果晶圆数量达到一定水平,28/22nm和16/12nm制造工艺的报价将减少10%,但在7/5nm先进工艺上,只有大客户获得了优惠。
| 传英特尔将在美国加州裁撤140名研发人员
据tomshardware报道,英特尔公司正在进一步削减加州的研发人员。
英特尔将在加州裁员140人,包括英特尔福尔瑟姆园区将解雇89名员工,圣何塞将裁撤51人。报告称,福尔瑟姆工厂有37个职位类别受到影响,受影响职位的主要头衔是“工程师”和“架构师”。具体来说,英特尔将裁撤10名GPU软件开发工程师、8名系统软件开发工程师、6名云软件工程师、6名产品营销工程师和6名片上系统(SoC)设计工程师。
此次最新的裁员标志着福尔瑟姆研发园区继1月、3月和5月后,今年削减了近500个职位。截至2022年初,英特尔在福尔瑟姆拥有5300名员工。
| 2023上半年三星电子在华销售额大幅下降超12万亿韩元
据businesskorea报道,三星电子2023上半年在中国的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超过12万亿韩元。三星撤离中国的迹象显而易见,其在中国的运营设施和员工数量都在下降。
据三星电子8月17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该公司今年上半年在华销售额总计17.808万亿韩元。与去年上半年的30.462万亿韩元销售额相比,大幅下降12.654万亿韩元(下滑41.5%)。上一次三星在华上半年销售额跌至17万亿韩元区间是在四年前的2019年,当时为17.814万亿韩元。三星来自中国的总销售额占比下降4.7个百分点,从一年前的26.4%降至目前的21.7%。
三星电子今年上半年的总销售额为81.8978万亿韩元(包括国内销售额和出口),其中17.8080万亿韩元(21.7%)来自中国。2021年底,来自中国的销售额占比为29.9%,此后不断下降,去年上半年达到26.4%,年底达到25.8%。
值得注意的是,受中美贸易争端影响等,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甚至低于2019年大幅下降的24.9%。2018年,来自中国的销售比例为32.1%。
| LG显示:77英寸透明OLED计划年末批量生产
据韩媒TheElec报道,LG显示高管在K-Display行业会议上表示:“在透明OLED生产线上,除了现有的55英寸之外,还将追加30英寸和77英寸。77英寸透明OLED计划在年末批量生产。”
LG显示高管称:“透明OLED是从商业领域开始关注的,如果推出30英寸和77英寸的话,预计不仅在商业领域,在一般家庭中也可以使用透明显示屏。透明OLED的穿透率从之前的40%提高到今年的45%,今后还将进一步提高。”
对于LG显示中大型显示业务,他指出:“1000美元以上的高价电视市场本身就处于停滞状态,但也不容小觑。500、800美元以上的高价显示器市场虽然会持续增长,但整体上并不容易。未来公司大型显示业务将以技术进化和扩大OLED解决方案这两个战略轴为中心进行。在技术进化方面,今年采用了第三代Micro透镜阵列技术,使用该技术的77英寸4K OLED将使用424亿个微型镜头。在扩大OLED解决方案方面,过去以电视为主进行考虑,但现在根据生活方式的变化,考虑中型和透明OLED等。”
| 中国台湾IC设计公司对汽车需求持谨慎态度
据电子时报报道,业内人士表示,与全球IDM对汽车IC(集成电路)需求表现出的乐观态度相反,中国台湾IC设计公司由于近期订单交货期有限而显得更加谨慎。
熟悉汽车IC行业的人士认为,前景的差异是由于各地区的供应链情况和汽车市场需求略有不同。
凌阳科技(Sunplus)汽车产品中心总经理Jason Lin表示,汽车供应链的运营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不过,不少欧美汽车厂商的生产状况尚未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此外,材料供应不均的情况仍然存在。
尽管如此,现在的欧美汽车市场看起来比2022年要好。另一方面,中国大陆汽车市场仍然非常疲软,整体经济的影响非常明显,出口优于内销。
2023上半年中国大陆汽车市场出现一波降价潮,导致整个汽车供应链的拉动作用大幅下滑。受影响的不仅是凌阳,不少进入车用面板供应链的显示驱动IC(DDI)厂商的相关营收也大幅下降。
| Arm据称已为首次IPO聘请28家承销商
8月18日消息,软银集团旗下的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 Ltd.已经确定了首次公开发行(IPO)的承销商名单,共有28家投行参与此次IPO。
据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主承销商共有四家,分别为巴克莱银行、高盛集团、摩根大通和瑞穗金融集团。除此之外,此次发行还将有10家二级承销商,包括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和杰富瑞金融集团等。第三层级的承销商由14家投行组成,包括大和证券集团、汇丰控股、联合圣保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
这家英国芯片公司已敲定于9月份在纳斯达克上市,寻求筹集80亿至100亿美元的资金,该公司的目标是上市后估值达到600亿至700亿美元。若是其成功上市,这将是今年最大的IPO项目。
| 智元机器人“远征 A1”发布
8 月 18 日消息,以“天才少年”身份加入华为的稚晖君于去年底宣布离职,创业智元机器人,时隔半年多,他带来了自己创业的第一款产品 —— 智元机器人远征 A1。
在发布会直播中,稚晖君正式公布了“远征 A1”智元具身智能机器人,该机器身高 175cm,重量 55kg,整体为类人造型。该机器人号称拥有超过 49 个自由度,整机承重 80kg,单臂最大负载 5kg,关节电机峰值扭矩 350N·m,配有水冷散热。此外,该机器人腿部采用了反关节设计,号称拥有更大的操作空间,步速达 7km/h。
| 机构称Q2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跌幅收窄至 5%
8 月 18 日消息,科技市场分析机构 Canalys 今日发布 2023 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数据显示,该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跌 5%,跌幅收窄。出货量排名数据如下:
-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总量 6430 万部。
- vivo 以 1140 万部的出货量、18% 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 OPPO(含一加)以 18% 的份额排名第二。
- 苹果以 1040 万部的出货量排名第三。
- 荣耀以 1030 万部的出货排名第四。
- 小米的市场份额环比增长至 13%,继续排名第五。
报告表示,vivo 之所以取得市场份额第一,是得益于对库存水平的控制及一系列新品的发布。OPPO 方面,则是因为其具有稳固的线上表现,同时渠道能力也得到强化。
| 野村调查 大中华区NAND模组制造商力守价格
市场传出消息称,中国大陆NAND模组厂商正在考虑支撑价格,随着NAND供应的减少,价格有可能上涨。
根据外资券商野村的调查,大中华区NAND模组制造商从本周开始努力守住价格支撑,考虑到上半年NAND供应链利润大幅亏损,NAND从8月份开始,企业可能不愿意再降低价格。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