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英特尔可能要和台积电成立合资公司

来源: 芯视点 作者:知芯人 2025-02-13 09:49:57

2024 年底,帕特·基辛格突然离职,英特尔由两位临时联席首席执行官担任非传统领导,公司似乎在关键的十字路口犹豫不决:是继续推进基辛格专注于晶圆厂、赢家通吃的策略,还是试图通过出售芯片制造设施来恢复一些股东价值?今天,贝尔德对这一困境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Baird 分析师 Tristan Gerra 在一份新的投资报告中引用了“来自亚洲供应链的讨论” ,暗示英特尔可能正在转向与台积电进行更紧密的合作,以使其陷入困境的制造部门起步,可以这么说:
“亚洲供应链有讨论称,美国政府可能会介入以下事项:台积电将派遣工程师前往英特尔的 3nm/2nm 晶圆厂,运用该公司的专业技术确保该晶圆厂和英特尔后续的制造项目可行。”

  
Gerra 继续指出:

“该晶圆厂可能会被分拆为由台积电和英特尔合资成立的新实体,并由台积电运营。”

  
尽管Gerra承认“该项目尚未得到确认,而且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但他坚称,在当前情况下,这种方法最有意义,尤其是新成立的实体将有资格获得 CHIPS 法案的资助。

根据这一愿景,英特尔将专注于芯片设计和平台解决方案,从而节省大量现金,而台积电将负责芯片制造的具体细节。

  
另外,花旗分析师最近利用 Mercury Research 的数据指出,英特尔在 2024 年第四季度的微处理器出货量份额环比下降 1.04% 至仅为 67.4%,这是“我们模型自 2002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清楚地表明了英特尔的市场份额正在持续下滑。

  
英特尔的损失带来了 AMD 的收益,后者微处理器市场份额比上一季度增长 0.53 个百分点,达到 22.1%。

  
尽管如此,英特尔确实成功增加了其在台式机领域的份额:

  
“英特尔台式机 MPU 份额环比上升了 166 个基点,从 2024 年第三季度的 66.4% 上升至 2024 年第四季度的 68.1%。”

  
最后,我们注意到,根据 MarketBeat 的统计,英特尔是2024 年国会购买量第五大的股票,三名国会议员在一年内购买了该股票八次。对于那些相信跟踪国会议员的股票交易可以产生可观的阿尔法收益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关键的线索。

  
此前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的股价上涨了 7%,因为该公司副总裁 JD Vance 声称,他的政府将确保 AI 芯片在美国设计和制造。世界上大多数 AI 处理器都是由台湾半导体制造公司 (TSMC) 在台湾制造的。

  
GPU 设计公司 NVIDIA Corporation 的芯片占全球 AI 处理器出货量的绝大部分。Vance 的言论让投资者纷纷涌向英特尔,因为它是唯一一家能够制造适合 AI 工作负载的高端芯片的美国芯片制造商。由于英特尔在芯片制造部门的转型和高成本方面举步维艰,该公司的股价在过去一年中已缩水了一半以上。

  
全球最先进的 AI 芯片绝大多数由台积电 在台湾生产。就连英特尔也将其最先进的 AI 芯片的生产外包给竞争对手。虽然韩国的三星和台积电在美国《芯片法案》的财政激励下扩大了在美国的业务,但它们的大部分制造能力仍在本国。

 

正如万斯所说,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将如何“确保”美国的人工智能系统使用美国制造的芯片。特朗普在竞选期间猛烈抨击了《芯片法案》,这是一套旨在促进国内生产的芯片公司财政激励措施,该法案是在前总统乔·拜登任内通过的,但在特朗普的第一届政府时期起草。特朗普在10 月的“乔·罗根体验”节目中暗示,他将对芯片进口征收关税,认为这将迫使公司迁回美国。

  
“你对进口芯片征收高额关税。我说,‘你不必支付关税,你所要做的就是在美国建厂,’”他说。

  
与此同时,英特尔在制造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台积电,英特尔代工厂的现任员工去年 12 月曾表示,其最新的 AI 芯片制造工艺“存在很多问题”。

  
英特尔对代工业务的长期承诺最近也受到了质疑。在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 (Pat Gelsinger) 的领导下,该公司开始大力向外部客户开放其制造业务,但由于投资者对这种亏损的做法越来越不耐烦,基辛格于 12 月被董事会罢免。英特尔正在寻找新任首席执行官。上周,英特尔的人工智能主管离开公司,担任诺基亚首席执行官。

  
尽管英特尔股价连续两天上涨,但较去年同期下跌了 50% 以上,其 910 亿美元的市值只是大型科技公司的一小部分。该公司 1 月份报告称,季度收入连续第三个月同比下降。临时联席首席执行官 David Zinsner 表示,英特尔代工厂正在努力实现到 2027 年“实现收支平衡”的目标。

  
据雅虎财经的丹·豪利 (Dan Howley) 报道,尽管英特尔宣布了为亚马逊 AWS 和微软生产芯片的协议,但其仍处于起步阶段的代工业务仍然拖累其整体收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