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访谈 | 灵动CTO周荣政:1万小时定律,半导体行业需要长期主义

来源: 芯闻路1号 作者:中国电子商情 2023-08-11 15:03:20
* 本文字数约5760字,阅读时长约13分钟

 

通用MCU市场广阔,国际大厂中,6家厂商一共占据MCU领域近90%的市场份额,分别是恩智浦、Microchip、英飞凌、ST、瑞萨和TI,每家所占比例差距并不悬殊。剩下10%的市场,光国内有名有姓的MCU厂商已有上百家,整个MCU领域可谓既集中又分散。

此外,与其他芯片细分领域不同,MCU不是第一吃肉,第二喝汤,第三入不敷出,而是头部几十家企业都可以做到盈利。

上海灵动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动”)于2011年成立,2016年进入MCU市场,19年积极向工业、大家电、汽车等领域发力,客户群体涵盖飞利浦、小米、汇川、海尔、海信、美的等。

MCU,全称Micro Controller Unit,也叫微控制器,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处理器,拥有少量的计算能力,可以分成通用MCU和专用MCU。专用MCU应用范围小,客户数量少,出货量大,例如蓝牙耳机、智能电表等,客户一般只有几十家,单款芯片出货量可达上亿颗。通用MCU并不专注于一个领域,可适用的场景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客户量达上千家。在国内Arm Cortex内核MCU出货量中,灵动已是全国领先。

本期“封面人物访谈”邀请到灵动CTO周荣政接受采访。周荣政先生1989年进入复旦大学微电子专业,1993年毕业后留在学校当助教,并攻读硕博学位。2004年入职飞利浦半导体,即恩智浦半导体,从事MCU开发,并负责组建恩智浦半导体在中国的MCU研发中心。

2013年底因恩智浦MCU发展战略变化,周荣政先生加入Freescale,任职产品和市场总监。2020年离开外企,回到国内半导体厂商——灵动,担任CTO。

 

01

与复旦的点滴

  

中国电子商情您在复旦这些年,从大学、硕士再到博士,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人和事?

 

我在复旦大学的电子工程系CAD实验室,当时我的实验室导师是唐璞山先生,他是谢希德先生曾经的助教,当年谢希德先生和黄昆先生在北京大学主持创办“半导体物理专门化培训班”时,就带着唐璞山先生一起去的。

唐璞山先生对我影响深远,我从他这里汲取到最多的是“科研兴趣”。那时,唐璞山先生是教授,大家都认为他著作等身,弟子众多,完全可以每天看看学生,指点指点方向,但他总是饶有兴趣扎在学生堆里看电路、画设计图。我记得当时他迷上一个著名的世纪数学难题——NP完全问题,唐老师拿了很多张白色的大海报纸,在上面手工推导数学公式,这完全是数学系或者计算机系深入探讨的问题。唐璞山先生对于科研的兴趣让他即使年事已高仍能兴致勃勃的研究一些未知的、新鲜的知识,这种专注、好奇的科研态度一直影响至我的学业和工作生涯。

   

中国电子商情: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工作环境或者节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是否有一些共通的经验?

 

相同点在于,从事芯片行业的人经常加班,年轻人尤甚。我在学校的时候,白天搞教学工作,晚上忙科研项目,睡觉时间较少。这个习惯我一直保持到现在,晚上复盘今天的工作思路和第二天的工作计划。

不同点的话,首先,学校重视学习而非盈利;其次,学校的科研侧重理论创新以及创新性原型设计和验证,简而言之,学校工作是从0到1的过程。
但产业界需要产品,意味着这个研究结果要满足可量产、可使用、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等要求。产业界有个核心产品质量的指标——PPM,即百万颗产品失效率,如消费类产品,PPM大概在百颗左右,即一百万颗芯片里有百颗芯片是失效的,工控或大家电芯片PPM降低至两位数,车规芯片则是个位数PPM。所以,产业的工作是从1到100甚至100万的过程。

现在我和高校接触时,都会建议在教学中多给学生接触市场的机会,毕竟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要进入产业界,在他们四年大学生涯里有一年或者一年半的时间可以进入企业进行直接、深入的实习,对于芯片产学研方面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02

产品、生态与国产化
 

中国电子商情:您之前一直就职于国际知名MCU大厂,为什么后来选择加入灵动?

 

我个人是幸运的,2005年遇到后来跟随了15年的业界导师Geoff Lees,原Freescale资深副总裁,负责微控制器和应用处理器业务,现任灵动战略和创新资深副总裁。

他在恩智浦的时候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和技术研发,要求我在上海建立MCU研发中心,研发自主权并不跟随欧美项目,而是在自己手上。所以他带出来的“兵”和“将”既了解中国MCU市场需求,又有真刀真枪的实战研发本领。目前国内32位MCU比较知名的企业技术负责人或公司领导有不少都曾在Geoff Lees麾下。因此,恩智浦/Freescale被称为国产MCU公司的“黄埔军校”,另外一个是瑞萨。在Geoff Lees退休后,我萌生回到国内半导体企业的想法。

另一个原因,灵动董事长吴忠洁博士和我是复旦大学校友。盛情难却加上时机成熟,我在2020年加入灵动担任CTO,负责公司技术研发和产品规划。

   

中国电子商情:谈谈灵动在MCU上的研发策略。

 

第一点,质量优先,2020年提出要把PPM从300进军到30再到3的目标,相当于质量从消费级到工业级再到汽车级的升级。事实证明,这三年我们坚定执行这个策略下,市场开始有正向反馈的声音。例如前几年华强北对于灵动产品的印象是便宜好用,这两年他们还会加上质量很好的评价。

此外,灵动在上海办公区投入超3000万元人民币筹建一所车规级芯片测试实验室,继续贯彻质量优先的研发策略。

第二点,高性能、低功耗。灵动内核以Arm Cortex-M0为基础的产品发展水准一直保持高位,加之 Arm Cortex-M0本就是用来替代8位和16位MCU。所以,灵动要把搭载Arm Cortex-M0的32位MCU产品下沉到16位和8位MCU市场。

举个例子,我们今年推出一款售价为5毛钱人民币的Arm Cortex-M0 32位MCU MM32G0001,采用12寸晶圆制造,使用业界领先的嵌入式工艺和闪存。保证质量可靠、成本可控的前提下,灵动把原来卖1元的产品,卖到5毛钱,实际上也在革新32位MCU市场的应用场景。

   

中国电子商情:自建生态所面临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是巨大的,灵动为什么选择做自己的MCU生态?

 

以Arm的MCU生态为例,目前出现了很多基于Arm芯片的工具软件,包括Arm自己推出的Keil集成开发环境,还有第三方的IAR、GCC开发工具、SEGGER调试器等。如果自己不做生态,那么采用上述工具软件,至少当产品升级的时候,可以获得其他使用Arm内核的品牌产品兼容支持。

谈到自建生态,国际大厂都在脱离第三方公共生态,积极建立自己的MCU生态,如恩智浦、ST、Microchip等。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省去使用第三方公共软件费用;另一方面,通过自建生态打造产品差异化,大厂可以基于自建生态推出自动生成代码工具、可监控芯片内部信号的插件或者针对性算法软件等。

以上两点解释了灵动要自建MCU生态的原因。除此之外,自建生态也是促使灵动自我提高的一种方式,通过定向开发软件以及配套的工具,帮助我们了解产业链、了解客户需求。

  
中国电子商情:以前,终端客户通常来说很少考虑国产芯片,但近两年国产化浪潮轰轰烈烈,国产厂商芯片反而成为很多客户的首选。对于市场风向的转变,灵动应该怎样抓住机遇?

 

国产化浪潮给予半导体公司前所未有的产业链合作机会。以前终端厂商将国产芯片和劣质划等号,加上国外芯片物美价廉,有附加值,那时和终端客户的合作机会很少。

现在两极反转,经历疫情、经济动荡、政治摩擦等事件后,终端企业发现原来那套旧供应链体系已经风雨飘摇,他们需要更加稳定、有弹性的选择,国产芯片厂商顺势而上,开始进入龙头企业的产业链节点。

 

机遇和挑战并存,风口之下,有几点要注意。

第一,短期销售的诱惑。比如Cortex-M0系列MCU卖的很好,就持续扩大生产,加大在该内核上的产品研发,短期内确实可以提高销售额、缩短交期。但是长远来看,对于国产新技术突破和品牌影响力弊大于利。所以风物长宜放眼量,坚持长期主义,学会多条腿走路。

 

第二,盲目自信。这一点在疫情结束后尤为明显,疫情期间缺货现象一叶障目,厂商对自家产品盲目自信,结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高库存、去产能的行业现象又给很多国产半导体公司当头一棒。

 

第三,谈内卷色变。很多厂商谈及内卷立马不悦,实际上,在保证知识产权合法、尊重游戏规则的情况下,不断“内卷”才能让行业蒸蒸日上。“内卷”卷的是技术、战略方针、管理方法等,而不是依赖价格战、抢人大战,这一点有些半导体头部上市公司并没有给行业树立正向榜样。

  

中国电子商情:方便透露灵动最近的新品动向吗?

 

灵动即将推出搭载Arm STAR内核,主频180MHz MCU,同时年底将发布搭载Arm STAR内核,主频为300MHz的MCU,面向领域均为工业控制。最近,我们在和光伏储能的龙头企业合作开发搭载Arm Cortex-M7,主频为600MHz的产品,对标某国外半导体企业在储能领域的“钉子户”产品。

二是,灵动未来聚焦点之一是新能源车电机电源的MCU产品。
 

 

03

领先一步是先驱,领先三步是先烈
 

中国电子商情:灵动从2011年成立至今,产品线拓展越来越多,对于技术研发而言是否也是一种压力?

 

无论做什么类型的产品线,都要和研发部门强调这款产品对于公司、市场、行业的意义,他们的研发价值是备受肯定与关注的。

当时决定推出5毛钱32位MCU时,公司内部曾提出质疑,“定价低,会不会太Low了?”

事实上,如果将同等价位的8位MCU和32位的MCU摆放在一起,很多客户将毫不犹豫选择32位,这是对行业的一次洗牌,也是 “良性内卷”的结果。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此举注定波及8位、16位MCU厂商,但也变相促进整个MCU行业向更高阶的技术迈进。

不断突破的工艺和技术将高成本、高算力压缩至与前一代产品同价,甚至更低,老产品自然而然被新产品替代,这是行业规律。尤其是越有追求的研发人员,越希望做有挑战性的工作,当行业技术因他们的成果而更迭,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令他们振奋的呢?

 

中国电子商情:我们经常说技术是科技企业的护城河,但芯片技术迭代非常快,即使现在风光无量的芯片企业难以保证两年之后不被其他企业超越。您认为技术在芯片公司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有没有比技术更为内核的东西,可以让一家芯片公司能稳固保持市场优势?

 

初创企业技术不能领先于市场太多。我们开玩笑说,“领先一步是先驱,领先三步是先烈。”如果初创企业3年前把5年后的产品做出来,市场找不到对应需求,没有用武之地;等到市场可以接受这款产品时,企业可能已摇摇欲坠,面临倒闭的风险。

所以,怎么做到领先一步而不是三步,这也是一家企业能长久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因素。

国际大厂为什么做的好,因为产业链需求结合相当紧密。拿日本举例,早期日本家电企业独步天下,松下、索尼、东芝等企业用的都是日本本土芯片厂商的产品。原来国内大品牌不用国产芯片,导致国产厂商不知道终端企业的产品发展动向,产业链信息流动断层。

时过境迁,国产半导体久旱逢甘霖,国内终端客户又回到自己的芯片产业链上,交流渠道打开,信息开始流动。原厂积极和终端厂商探讨如何让提供的半导体满足终端客户未来产品规划愿景,如何在前一代搭载国外芯片的产品上思考出更优方案,双方共同定义一颗芯片、一款产品,相当于比市场提前走了一步,这是相互成就。

国产厂商已经走过了最初pin to pin阶段,现在已经步入第二阶段——创新。这里的创新并不是指芯片原厂凭空想象一款产品,而是结合产业链龙头企业的需求共同创新、共同进步。
 

中国电子商情:作为灵动的CTO,怎么理解技术的最终目标?

 

技术为产品服务,产品为客户应用服务,通过技术改善产品形态,最终影响应用结果。

半导体技术并不是独立内驱式发展,很多发展动力来自终端应用。例如,有线充电技术的电源能量转化接近100%,无线充电的电源能量转化只有75%,中间25%的能量被损耗。从效率来看,无线充电不是最优解,但仍有不少企业在无线充电领域发力,其中很大原因来自苹果、三星等终端大厂正在大力推广这个卖点,即去掉手机所有裸露接口来达到更佳的防水性能。
 

中国电子商情:有没有想过未来公司在技术方面会遇到哪些瓶颈?

 

一是,无法理解行业终端的应用。终端客户提出非常独特的想法,一些熟悉的行业我们可以用技术转化成现实,但有些陌生行业的产品规划我们没有办法消化。

二是,嵌入式闪存技术面临先进工艺节点瓶颈。目前最先进的嵌入式闪存量产技术是40nm,再往上为28mn、22nm、16nm工艺节点,目前没有代工厂可以对最小工艺节点的闪存进行批量生产。

 

04

内卷的下一步是什么?
 

中国电子商情:分享一下您最近思考有关半导体行业的想法。

 

内卷的下一步是什么?

参照中国光伏行业发展历史,起初被打压,随后二三十年里行业内卷,日异月殊,起起伏伏,但目前中国光伏产品却占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所以,国产芯片守得云开见月明,无论是制造、设备、设计、材料还是零部件,产业链上各节点企业经过二十多年跌宕、良性竞争,有机会成为全球芯片市场的一方巨擘。

如何把蛰伏动荡的时间缩短?一方面,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布局东南亚和欧洲市场;另一方面,产业链上下游都要参与良性内卷,共同创新。
 

中国电子商情:您觉得国产芯片行业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后发优势。

目前全球MCU领域头部厂商均为外企,在国际大厂打拼过的人才可以将这些企业的优势选择性嫁接过来,可追赶空间大。

此外,利用后发优势,我们可以绕过大厂研发过程中方向性错误的弯路、错路,直接走已验证的最短路线。这里我想强调,做半导体研发不能怀揣弯道超车的投机想法,而应多走“正确的直线”,缩短与领先者的距离。
 

中国电子商情:聊一聊您心目中认为什么是一家好的公司?一家对行业有推动的公司又是怎么样的?
 

大方向正确、策略有效、敢于放权,对行业有推动作用的公司还应加上一条——立意高、眼光远。
 

 

05

我坚信1万小时定律

  
中国电子商情:您当过老师,做过研发,现在又是企业leader,您的人生经验、行业经验非常丰富,对于那些准备或者说刚刚踏入半导体行业的年轻人,您有哪些忠告和建议?
 

首先,对于职业怀有热情。有人把工作当成养家糊口的工具,或“拿下”一个功利性结果的方式,但半导体行业需要长期坚持。年轻人要对自己所在的半导体细分领域有兴趣,才能愿意加班、花时间投入其中。如果感受到自己是被逼迫着工作,5年内就会和前者的职业发展出现分层。

其次,做好至少要投入1万小时的准备。我一直坚信“1万小时定律”,决定在一个领域深耕时,至少要1万小时专注于此,换算下来大概5—10年,才能保证在一个方向上小有所成。
我在校园时期的爱好特别广泛,篮球、足球、写作、游戏等都涉猎,工作之后有意识地压缩兴趣范围,把更多时间放在精进专业技能上。不过,打篮球的习惯一直在坚持,打到70岁肯定没问题。 

最后,拓展工作广度。技术研发岗里有验证、测试、架构、软件等,有机会做一遍轮岗是无比幸运的,可以帮助刚入行的年轻人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并体验一个产品的研发全流程。所以,我在公司也总鼓励年轻的研发同事多走出去,拿着FPGA板和应用组同事学习如何做实际的demo和案例,看看芯片如何工作运转,而不是整天埋头画电路、写编程。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