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又传来好消息,近日,存储芯片企业江波龙表示,其自主研发了SLC闪存芯片,容量从512Mb扩展到了8Gb。
闪存芯片通常分为SLC、MLC、TLC三种,他们之间有一定区别,各有优缺点。
其中的SLC=Single-Level Cell,其优点是速度快、寿命长,约10万次擦写寿命,缺点是价格贵,成本约是MLC的3倍以上。
MLC=Multi-Level Cell,速度和寿命一般,约3000-10000次擦写寿命,价格也一般。
TLC=Trinary-Level Cell,速度慢、寿命短,约500-1000次擦写寿命,但价格便宜。
具体到实际产品中,U盘一般采用TLC芯片。
固态硬盘中,主流的都采用MLC颗粒,价格适中,速度与寿命相对较好。但价格较低的固态硬盘,普遍采用TLC芯片颗粒,速度和寿命都一般。相对应的,一些高端固态硬盘往往会采用SLC颗粒,所以价格也最贵。
所以大家在购买固态硬盘的时候,一定要瞅准,看清楚采用的是什么芯片颗粒,然后再做决定,不要只看价格。
江波龙成立于1999年,从事Flash及DRAM存储器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主要采用 Fabless的业务模式,为消费电子、工业、汽车等客户提供存储芯片与产品,已形成嵌入式存储、固态硬盘(SSD)、移动存储及内存条四大产品线。
2017年,江波龙成功收购美光旗下的闪存品牌Lexar(雷克沙),随后对 Lexa进行业务重整,很好的应对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审查,成为近年来为数不多的中资获准收购美国资产的案例。发展至今,Lexar已成为多项产品全球排名前三的消费类存储品牌。
这次江波龙宣布其SLC芯片的容量突破8Gb,并且已经通过高通和紫光展锐等20多家主流平台认证,每百万个产品的不良品数小于100,性能与稳定性已经达到国际大厂水平。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江波龙的SLC闪存暂时可能不会出现在消费级固态硬盘上,因为8Gb的容量不高,无法跟TLC的512Gb、1Tb等容量相比,可能会面向工业及企业客户。
当然,除了江波龙,国内能够生产SLC闪存芯片的企业还有很多,例如:
1、东芯股份
主要聚焦平面型 SLC 闪存芯片的设计与研发,采用浮栅型工艺结构,存储容量覆盖 1Gb 至 32Gb,可灵活选择 SPI 或 PPI 类型接口,搭配 3.3V/1.8V 两种电压,能满足不同应用领域及应用场景的需求。
2、兆易创新
其早在2017年就研发出了38nm SLC存储芯片,容量1Gb到8Gb,电压范围1.8V到3.3V。
随着5G、汽车、高性能运算、可穿戴设备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文件处理、图像感知、代码执行等数据存储和执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也带动存储芯片的在性能和成本方面的不断优化和升级。
而SLC 闪存芯片因为具有高达10万次擦写的高寿命,可在-40℃到 105℃的极端环境下保持数据有效性长达 10 年,达到工业级要求,在众多场景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例如5G 通讯、企业级网关、网络智能监控、数字录像机、数字机顶盒和智能手环等等,这些集成度要求较高的终端系统运行模块,需要芯片具有一定的耐久性、数据保持特性。以 5G 宏基站为例,其部署环境十分复杂,甚至有些恶劣,并且需要全天候工作,那么中小容量的SLC闪存芯片在性能稳定性上便具有了更为明显的优势。
总之,随着物联网的高速发展,SLC闪存芯片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泛,体现出了十足的发展潜力,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产芯片企业涉足该领域,从芯片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我们当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可以有效保证我国相关行业的正常发展。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