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德时代拟不超238亿元投建一体化新材料产业项目
2、韩国芯片代工厂商开工率持续下降至二季度
3、瑞萨电子推出新型栅极驱动IC
4、矽杰微电子60GHz毫米波雷达收发机套片即将上线
5、IDC报告称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降幅创新低
6、赣锋锂业2022年预计净利超180亿元,同比增长最高320%
7、至纯科技2022年半导体制程设备新增订单同比增60.71%
8、长安汽车投资瑞发科半导体
9、飞利浦2022年四季度营收超预期,为提高利润额外裁员6000人
10、浙江到2025年累计建成公共领域充电桩10万个以上、加氢站50座
1、宁德时代拟不超238亿元投建一体化新材料产业项目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控股子公司投资建设广东宁德邦普一体化新材料产业项目的议案》,公司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邦普”)拟在广东省佛山市投资建设一体化新材料产业项目。公告称,广东邦普在广东省佛山市佛北战新产业园大塘新材料产业园投资建设一体化新材料产业项目,项目投资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238亿元。

图片来源:宁德时代
2、韩国芯片代工厂商开工率持续下降至二季度
据韩媒报道,韩国芯片代工厂商的生产设施开工率持续下降,预计这一趋势至少将持续到今年第二季度。由于消费电子产品需求下滑导致芯片需求下滑,三星、DB Hitek、Key Foundry、Magnachip 和 SK Hynix System IC 等韩国芯片代工制造商的需求也因此下滑。对于8英寸晶圆,三星、DB Hitek 和 Key Foundry的开工率都在60%至70%之间。但对于12英寸晶圆,三星12英寸晶圆厂的开工率仍保持在80%左右。目前,三星在韩国有5家半导体工厂,分别位于器兴、华城、平泽、温阳和天安。此外,该公司还在苏州、天津和西安运营有3家芯片工厂,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也有1家芯片工厂。由于需求下降和芯片供应过剩,三星的竞争对手纷纷缩减投资。但三星在2022年10月份表示,它不会有意削减芯片产量,这与整个行业削减产量以满足中长期需求的趋势相反。

3、瑞萨电子推出新型栅极驱动IC
瑞萨电子宣布,推出一款全新栅极驱动IC——RAJ2930004AGM,用于驱动电动汽车(EV)逆变器的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SiC(碳化硅)MOSFET等高压功率器件。
栅极驱动IC作为电动汽车逆变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逆变器控制MCU,及向逆变器供电的IGBT和SiC MOSFET间提供接口。它们在低压域接收来自MCU的控制信号,并将这些信号传递至高压域,快速开启和关闭功率器件。为适应电动车辆电池的更高电压,RAJ2930004AGM内置3.75kVrms(kV均方根)隔离器,比上一代产品的2.5kVrms隔离器更高,可支持耐压高达1200V的功率器件。此外,全新驱动IC拥有150V/ns(纳秒)或更高的CMTI(共模瞬态抗扰度)性能,在满足逆变器系统所需的高电压和快速开关速度的同时,带来可靠的通信与更强的抗噪能力。新产品在小型SOIC16封装中实现栅极驱动器的基本功能,使其成为低成本变频器系统的理想选择。
RAJ2930004AGM可与瑞萨IGBT产品以及其它制造商的IGBT和SiC MOSFET器件共同使用。除适用于牵引逆变器外,该栅极驱动器IC还非常适合采用功率半导体的各类应用,如车载充电器和DC/DC转换器。为助力开发商将产品迅速推向市场,瑞萨推出xEV逆变器套件解决方案,该方案将栅极驱动IC与MCU、IGBT和电源管理IC相结合,并计划在2023年上半年发布包含新栅极驱动IC的版本。
该产品将通过实现高成本效益的逆变器来推动电动汽车采用率的提升,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RAJ2930004AGM栅极驱动IC现可提供样片,并计划在2024年第一季度量产。

4、矽杰微电子60GHz毫米波雷达收发机套片即将上线
矽杰微发布新产品:60GHz毫米波雷达收发机套片——SRV1101和SRV2201,这是继24GHz系列和77GHz系列芯片产品之后,矽杰微电子推出的又一毫米波雷达收发机芯片产品线。SRV1101集成了一个发射通道、一个接收通道、基于小数分频锁相环的FMCW频率合成器以及本振信号输出端口。SRV2201芯片集成了两个发射通道、两个接收通道和本振信号输入端口。两颗芯片均使用Fanout封装技术,有效降低封装在毫米波频率下引入的信号损耗,同时也更好地支持AiP功能。
SRV1101作为主芯片以及SRV2201作为从芯片的多片级联方案,可以轻松应对短距离、高精度等复杂场景的应用需求,比如智能楼宇控制、智能家居、智慧安防、手势识别、多屏互联场景和智能座舱等。同时,矽杰微电子提供成熟的解决方案和完善的技术支持,能有效缩短开发时间,助力行业客户快速应用毫米波雷达产品。
SRV1101和SRV2202将在下一个季度开放样品申请,将优先供应矽杰微电子的合作伙伴。

图注:产品扫频图
5、IDC报告称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降幅创新低
近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292万台,同比下降12.6%。2022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下降13.2%,创有史以来最大降幅。时隔10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再次回落到3亿以下市场大盘。
纵观2022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依然呈现与前一年相同的“前高后低”的节奏。一季度虽然市场需求的持续低迷导致出货量开始明显下降,但却是全年出货量最高的一个季度;二季度由于疫情反弹,全国管控严格,单季出货量创近10年最低;三季度市场有所好转,但消费者消费信心不足,厂商运营保守;四季度出货量虽然继续回升,但整体市场还是延续了全年比较低迷的状态。

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五大智能手机厂商市场表现:
Apple在第四季度出货量排名国内市场首位。虽然11月工厂意外的停工使得iPhone 14 Pro&Max在一段时间内供应不足,但12月末生产已基本恢复,而目前供应也完全正常。但iPhone 14 &Plus的市场需求在 “双十一” 促销后下降明显,最终Apple在本季度的出货量低于预期。全年来看,Apple在国内市场总出货量位居第四位,全年同比下降4.4%。
vivo在第四季度位居国内市场出货量第二。凭借在X系列上多代产品的坚持投入,vivo在高端市场上的口碑逐渐建立,新款X90系列在线下市场获得不错市场表现。子品牌iQOO全年同比增长26.9%,帮助vivo在线上渠道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加强。线上线下的合理布局,使得2022年vivo国内市场份额保持第一。
Honor 四季度位居第三位。2022年主要厂商中,只有Honor实现同比增长,增幅达到34.4%,全年总出货量上升到第二位。产品线布局的逐渐完善,帮助Honor彻底恢复,经过一年的快速增长,市场份额达到历史新高。
OPPO 2022年国内市场出货量超过4,800万台,排名第三。不管是马里亚纳芯片、潘塔纳尔系统、安第斯智能云,OPPO持续在自研科技上加大投入,厚积薄发,未来有望推出更多差异化的产品。第四季度发布的Reno9系列,继续在2000-4000元人民币价位段市场表现强劲,而A1 pro系列,与老款A97和A58系列,帮助OPPO巩固了线下渠道2,000元人民币以下价位段的市场份额。
Xiaomi新品红米Note 12系列市场欢迎度高于预期。小米13系列延续了下半年小米12S Ultra 系列的不错口碑,在4000元人民币以上价位段的高端市场有明显提升。而红米数字系列继续保持稳定市场表现,这几款产品在第四季度,尤其12月份成为了推动小米出货的主力军。


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折叠屏产品单季出货量再创新高,出货超过110万台。全年出货量近330万台,同比增长118%,增速高于预期。折叠屏产品在国内智能机市场中占比从2021年的0.5%上升到1.2%。虽然折叠屏产品依然是一种小众的产品形态,但2022年头部安卓厂商全部发布了相关产品,形成直板机+折叠屏的双旗舰产品战略。甚至不少厂商已经或马上实现 “横折+竖折” 的双折叠屏产品布局。其中竖折产品凭借携带方便的特点,特别受到女性用户青睐。价格也相对横折产品更便宜。而操作系统和APP应用也与直板机相同,不用特别适配。所以用户接受程度更快,2022年竖折产品的份额已占折叠屏市场的42.3%。目前折叠屏产品已成为各家头部厂商重点关注和长期布局的产品,折叠屏产品的市场关注度也一直居高不下。
2022年全年,华为牢牢占据国内折叠屏市场第一的位置,市场份额达47.4%,优势明显;三星排名位居第二位,占据16.5%的市场份额;凭借Find N系列的全年稳定表现,OPPO获得13.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虽然Find N2& Flip临近年末才上市,但首销情况超过上一代产品;第一款折叠屏产品X Fold&+系列帮助vivo在折叠屏市场稳定在第四位,市场份额7.7%。荣耀和小米分别位居第五和第六位,份额接近。联想只有一款竖折Razr系列排名第七。
IDC预测,2023年,虽然疫情管控政策已经结束,但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前景依然难言乐观,很难立即出现明显反弹。建议厂商依然维持保守务实的运营策略,保证低库存,追求高利润,避免激进大量提升出货量。而市场需求在惯性思维下,也仍将在低位持续一段时间。只有随着经济大环境和收入的陆续好转和增加,消费者信心重新恢复,市场需求才有望在今年下半年真正实现反弹。
6、赣锋锂业2022年预计净利超180亿元,同比增长最高320%
赣锋锂业发布公告,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0亿-220亿元,同比增长244.27%-320.78%。对于净利润增长,赣锋锂业在公告中表示,受益于全球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下游客户对锂盐的需求强劲增长,公司锂盐产品的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上涨。加之动力电池及储能产业市场持续增长,锂电池板块产销量明显提升,因此经营业绩同比增长。
2023年,赣锋锂业将持续推进全产业链布局,其子公司赣锋锂电拟分别在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投资年产10吉瓦时新型锂电池及储能总部项目,在重庆市涪陵高新区投资建设年产24吉瓦时动力电池项目,以上两个项目的总投资金额高达150亿元。此外,赣锋锂业还将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赛道。近期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赣锋锂业等。

图片来源:赣锋锂业
7、至纯科技2022年半导体制程设备新增订单同比增60.71%
至纯科技公告,公司2022年度业务保持稳步增长,新增订单总额为42.19亿元,同比增长30.62%,其中半导体制程设备新增订单18亿元,同比增长60.71%。

图片来源:至纯科技
8、长安汽车投资瑞发科半导体
近日,天津瑞发科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瑞发科半导体”)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包括长安汽车控股子公司重庆长信智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瑞发科半导体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基于高速模拟电路技术的集成电路、软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世界领先的高速模拟电路设计技术。瑞发科公司专注于开发和行销基于高速模拟电路技术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软件、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拥有世界领先的高速模拟电路设计技术,先进SoC芯片设计和量产经验。凭借完全自主设计的USB3.0,SATA1/2/3,PCIE,HD-SDI,HDMI,Displayport,MIPI,Thunderbolt(Lightpeak)等PHY IP,瑞发科公司正全面研发针对移动存储、移动终端、数字高清视频传输和新一代多媒体显示市场的“交钥匙”式完整方案。
图片来源:瑞发科
9、飞利浦2022年四季度营收超预期,为提高利润额外裁员6000人
飞利浦2022年第四季度营收54.2亿欧元,超预期的50.27亿欧元;在供应改善的推动下,可比营收增速3.4%,预期则为-5.2%,但公司表示供应链条件仍然具有挑战性;调整后EBITA6.51亿欧元,远高于预期的4.28亿欧元;可比订单量下降了8%,原因是与2021年相比,对新冠肺炎相关产品的需求减少,以及公司采取行动提高订单的利润率。公司将向董事会提交派发0.85欧元全年股息的提案。此外,公司还表示,将在2025年前在全球范围内额外裁员6000人(此前已宣布将裁员4000人),以提高利润率。展望2023年,飞利浦预计可比营收将以低个位数增长;调整后EBITA利润率将维持高个位数。考虑到消费者需求的放缓和2023年订单转换的逐步改善,公司预计今年将有一个缓慢的开始,并在生产力改善、定价改善和其他行动的支持下,业绩在年内逐步改善。

图片来源:globenewswire.com
10、浙江到2025年累计建成公共领域充电桩10万个以上、加氢站50座
浙江省近日印发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提出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等地区率先建设5G-V2X车联网,实施智慧高速公路网建设工程、城市道路智能化改造工程,支持在具备基础设施条件的路段或区域开展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鼓励企业建设换电站,建成省级充电基础设施管理平台,推进浙里办“一键找桩”数字化应用,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充电网络。有序推进布局合理、安全高效的全省加氢网络体系建设。到2025年,累计建成公共领域充电桩10万个以上、加氢站50座。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