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升:硅碳融合的产业革命——专访京东方创始人、奕斯伟董事长王东升

来源: 中国电子商情 作者:特约撰稿人 马力 2023-01-28 00:00:06
相关专题
#集成电路产业人物访谈

  ——专访京东方创始人、奕斯伟董事长

王东升

 

  编者按:本期“封面人物访谈”特邀嘉宾王东升先生是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京东方)创始人,被业界誉为“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之父”,自90年代起,带领京东方为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王东升先生一直怀抱“产业强国,企业报国”的远大理想,孜孜不倦地探索产业发展。本期杂志我们有幸邀请到王东升先生接受采访,并由资深媒体人马力撰稿,循序渐进地解读王东升先生对产业发展高屋建瓴的思考和构想。

  图注:京东方创始人、奕斯伟董事长王东升

 

  “如果说半导体、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触发了第三次产业革命,那么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人类将通过人工智能、生命科技和纳米技术的融合创新,让人的自身智能和生命力更强大,实现人类自身的进化”,王东升对笔者说。

  第四次产业革命到底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未来简史》的作者,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这样说:“人工智能不仅仅是21世纪最重要的科学进化,也不只是我们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学进化,甚至是整个生命创始以来最重要的原则,人类过去40亿年有机化学规律的演变将被无机智慧生命颠覆。”图灵奖得主的科学家们则联名发布NeuroAI白皮书提出:“人工智能向神经科学的回归是必然的,它将催化AI的下一次革命!”

  图注:时任京东方董事长的王东升在2016年京东方全球创新伙伴大会上发表演讲

 

  作为财务和系统工程专家、电子器件领域开创型企业家的王东升,他创立了目前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显示公司京东方,提出了显示产业的生存定律“王氏定律”,并丰富显示产品功能,使其成为万物互联时代各类应用场景的智慧端口;他还将显示屏所积累的光电和微电子技术与医学、生命科学跨界融合,发展智慧系统和智慧医工业务,构建“芯屏气/器和”的新生态。

  图注:奕斯伟集团总部&奕斯伟计算总部、技术研发与测试中心

 

  当他解决了中国“缺芯少屏”中屏的问题后,他又继续将精力投向集成电路领域,在奕斯伟开启第二段创业历程。而集成电路行业恰恰是第四次产业革命“人工智能、生命科技和纳米技术”这三大触发点科技的产业基础。

  图注:《新时空:硅碳融合的产业革命》 王东升 著

 

  正是有了对产业革命技术的不断践行,王东升历时七年思考与写作,用一本书《新时空:硅碳融合的产业革命》,系统回答了“第四次产业革命到底会给人类带来什么?”这个世纪之问。随着访谈的深入,我们一步步走进了这个“硅碳融合的新时空”。

 

产业革命的规律

 

  驱动产业革命的逻辑是什么?“1993年京东方初创时,我就开始思考这一问题,但久思不得其解。有一天,当我看到梁漱溟先生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哲学论述时,豁然开朗:人类一切需求来源于其不断增加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源于解决自身生存和发展问题的需要,可以归结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这三对关系。”王东升从人类发展史的视角找到了答案。

  王东升认为,数万年来,从刀耕火种到飞船探月,从呼喊嚎叫到移动互联,从命数天定到基因编辑,正是源于“三对关系”的需求;而产业演进升级的驱动力则来自“科技”,通过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工程化应用这三个环节的互相促进和循环进步,将其变为现实。伴随历次产业革命不断演进,社会形态与生产方式不断进步,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尤为突出。然而,正是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恰恰蕴藏着发展的机会。

  王东升借用“时空弯曲”这一物理学概念进行分析:“第一次产业革命至今已近300年,先进者们创造了两个弯曲的时空,一是20世纪初期的美国,从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并保持霸主地位至今;二是20世纪中后期开始的亚洲,先从日本、‘四小龙’,到当今的中国,乃至印度、越南等东南亚诸国,它们引发了全球科技、产业、经济格局巨变,促使北美与亚洲的崛起。那么,随着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演进,中国如何成为下一次弯曲时空的创造者?这就需要对未来产业发展的预见!”

 

硅碳合基的世界

 

  硅基世界运算强大,但一切都有保质期,摩尔定律,更新迭代,从来只见新人笑;碳基世界生灵鲜活,却都逃不过腐朽的命运,秋叶绚烂,但畏寒风,春花璀璨,终归泥壤;硅碳合基世界,永恒与瞬时互文,自我与超我共生,在这里,发号施令的不再是穹顶之上的三尺神明,而是来自每一粒原子的微微颤动……

  70多年前,艾伦·图灵提出一个伟大的哲学命题:机器能思考吗?在王东升看来,硅基生命形态的机器智能、碳基生命形态的生物智能、硅碳融合形态的混合智能,必将催生新物种、新生命和新文明,人类社会正在迈向前所未有的新时空。

  从一粒沙子到一片晶圆,再变成一颗集成电路,实现了“点石成金”。半导体器件的进步,促进了计算机、通信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互联网的应用普及,形成了硅基生命系统的雏形。

  在机器生命系统中按照承载的信息功能划分,芯片包括:感知芯片、通信芯片、存储芯片、计算芯片、驱动芯片等等,分别实现对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处理、施用及展示,如同人体的各个器官一样,还有类似于人体维生器官的电源管理芯片,实现能量的供应;再加上其他电子器件,共同构成了机器生命系统。

  “硅基生命之间通过一张网进行链接,叫物联网。我在2016年提出了‘芯屏气/器和’概念。‘芯’是指具有感知、通信、存储、计算、控制等功能的芯片;‘屏’是指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显示屏或其它电子器件;软件和内容是无形的,如同空气一样存在或被传送;各类功能器具或物件是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的接触点,加上芯、屏和‘气’,进行功能整合和应用重塑,进化为物联网信息交互的入口和节点,最终形成一个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相连的价值创造系统”,王东升严谨地说。

  图注:王东升任京东方董事长期间:合肥京东方医院落地 全面赋能智慧医疗

 

  人类身体赖以存在的碳基世界,信息的承载力和传播效率相比硅基世界极其低下,这是它明显的短板。但如果制造一台完全模拟人脑的计算机,那么其消耗的功率将达到10兆瓦,需要用一整座小型水电站才能驱动。相比之下,人类只需要一盒牛奶和几块饼干的能量就可以轻松胜任同样的工作。这在王东升看来,人造生命若要赶上人类,仍需向生命科技取经。

  地球的形成距今约46亿年,其生物圈经历约35亿年的漫长演化历史,碳基的生命密码就是“基因”,人类试图从源头控制基因突变的频率和方向,将“物竞天择”变成“物竞人择”。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发现DNA上的基因指导蛋白质编码方式,竟然同发明电子计算机二进制编码规则的时间线几乎完全重合。

  这给王东升带来了启发:“能否通过信息技术与医学的结合,重塑医疗的知识、技术和管理体系,让老百姓能够以较低费用享受高质量的健康医疗服务?我开始这方面的学习后发现,这不仅可行,而且国内外对此早已开始研究,在海外已有重大成果,是全球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王东升进一步付诸实践,“医学有两个关键环节,一个是诊断,需依靠大数据、传感器,因此光电传感器可往医疗领域转型;另一个是治疗,柔性器件发出某种光谱,与某种药物结合,可提高治疗的效率与效果。”

  王东升的产业实践正是一个硅基和碳基不断融合的过程,可以说,也是第四次产业革命正在发生的过程。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至今,硅基生命所具备的数学逻辑计算和数据存储能力,已远超碳基生命极限;然而,若在自我意识、情感认知、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能量利用效率方面展开对抗,生物智能仍可以对机器智能发起“降维打击”。

  “推进硅碳融合之核心目的,是让硅基生命与碳基生命各取所长、优势互补、互相融合,从而培育新生命形态,实现科技与产业的进化与突破。由表及里,可以把硅碳融合的方式概括为模式融合、机能融合和材料融合三个层面”,王东升研究说。

  随着脑科学领域的进步,人类对大脑运算模式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以人类大脑、神经元为模拟对象的类脑计算机“模式融合”正逐渐走进现实;“机能融合”已普遍存在,人们熟悉的人工耳蜗、心脏起搏器等植入式医疗器械就是硅碳机能融合最早的尝试。底层的硅/碳材料替换或融合共存,称之为“材料融合”,它或许能够成为最深入、最高效的融合模式。

  随着硅碳在模式、机能和材料层面的融合,硅碳融合的生命也将随之诞生,其形态可以概括为“硅中有碳”或“碳中有硅”两种模式。

  硅中有碳,人脑的能量利用效率大约是硅基芯片的50万倍,用碳基材料代替硅基半导体,可以解决能量利用效率问题;而碳基DNA硬盘,不仅重量轻、体积小,还具备性质稳定的特点。

  碳中有硅,随着柔性芯片、柔性屏、柔性电池等柔性硅基器件出现,可穿戴设备就能够无缝黏附到人体皮肤或体内。“比如,可以给羊癫疯的病人在大脑皮层安装传感器,通过粘贴一片电子皮肤,病人就可以随时随地、无扰无感地监测自身体征和生化指标,并通过柔性天线实时传输给主诊医师,以便医生和患者随时同步了解病情信息”,王东升举例道。

  “集成电路已经突破2纳米,未来微光技术一定会突破埃米(1埃米 =0.1纳米)级别,到那时,硅碳将会在大脑端融合,碳基生命的意识、智力、思想等汇聚到云端,用硅基生命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忆、存储、识别和运算,云端的互联互通特性,可以汇聚来自多个最聪明的人的智力,形成一个超级大脑”,王东升畅想到。

  从“超级大脑”联想到,在硅碳融合的科技、产业演进中,人类生活方式与三对关系都将发生重大变化,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存在失控风险。对此,王东升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人类命运的未来

 

  凯文·凯利在《失控》一书中预测:“生物逻辑”将会统治世界,有“分布式结构”能进化的系统将是人造世界未来发展的方向,并将最终和生物走向统一,人类将丧失对人造物的绝对控制,从而走向失控。

  在王东升看来,人类在种种贪婪欲望驱使下的恶意应用,是科技失控的重要原因之一。网络黑客、恐怖组织、科技疯子、黑金集团和裹挟困境,这些都会使人类由于错误的价值取向造成失控。例如,在基因科技领域,轰动一时的赛莱拉公司,曾计划将人类基因组文库申请专利,若不是政府出面干预,关乎人类命运的基因图谱专利将有可能落入私人之手,为全球医疗科技领域带来无法想象的失控。

  人类认知水平的局限与高速发展科技之间的矛盾,以及制度设计的滞后也是科技失控的原因。对于今天那些已经掌握了大量数据的科技巨头公司们,如果没有强力有效的监督管理,可能将导致一个少数人为所欲为的数字世界出现。

  如何让未来可控?让科技普惠?王东升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懈探索创造、利用科技正面作用和防控负面影响的进步史。先进的社会科学会催生先进的制度和秩序,对人类社会的积极作用是多方面的;社会科学服务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进步需要匹配相应制度和秩序的进步,政府、企业、学界、民众应一起携手,共创新时空。

  访谈接近尾声,王东升谈到了写作《新时空:硅碳融合的产业革命》的初衷:写这本书,最初是为京东方的物联网转型战略方向解疑释惑,但越深入思考,越觉得仅从单个企业角度,很难得出正确结论,只有将其置于人类产业发展整体进程中动态研究,才可能找到正确方向。

  “一个企业家应该具有完整的产业观,善于从产业全局和发展趋势中找准企业业务定位和战略方向;企业家还应具有正确的社会观,自觉从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出发,思考企业价值和应尽的社会责任;企业家更应该把产业观和社会观升华为哲学观,以哲学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规律并指导企业实践,才能引领产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王东升凝视远方,期待这个新时空。

  (本文作者:马力,纪录片导演、资深媒体人、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硕士、央视大型纪录片《百年金融》导演、撰稿人。他和团队多年聚焦半导体领域;持续跟踪报道全球前沿科技,深度采访科学家与企业家;全面记录行业发展历程并剖析背后产业逻辑;为推动行业进步贡献力量。代表作:中国芯系列影片《国之芯器》、《芯的基因》、《芯辰大海》、《强芯第三极》、《蝶变》等。)

 

  关于《中国电子商情》

  《中国电子商情》杂志创刊于1995年,是中国大陆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具有权威性和知名度的电子元器件行业媒体。依托中国电子器材总公司以及中国电子大展——中国电子展(CEF),《中国电子商情》与全球电子行业的供应商、采购商和电子工程师建立了紧密联系,行业影响力不断扩大。

  《中国电子商情》杂志正火热征订中,点击立即参与订阅

https://xcc2.oss-cn-shenzhen.aliyuncs.com/appimg/upload/1653645960219198.jpg?x-oss-process=style/xccHandle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