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语:小编特地查了一下资料,白朗峰计划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运行,一直致力于研究基于ARM处理器的超算芯片的开发,但截至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具足够竞争力的产品推出,而且业界普遍对ARM为代表的精简指令集处理器进入超算服务器领域抱持怀疑态度,基于这篇文章中也没有具体提到白朗峰计划的最新尝试的性能参数细节,这每7MW(百万瓦)功率电路(power envelope)下可达每秒50千兆次浮点运算(petaflops)的计算能力到底有多强,哪位大神能给小编科普下捏?

 

巴塞隆纳超级运算中心(Barcelona Supercomputing Center;BSC)近年来致力于研发超级计算机的替代型架构,也以传统上应用于智能型手机等客户端装置的ARM服务器芯片,开发出原型系统架构。
 

据The Platform报导,低阶CPU-GPU混合式系统,可望让ARM架构取代传统高效能运算(HPC)的x86架构,甚至导入比x86-GPU效能更为强大的ARM-GPU系统。BSC认为,结合众多低阶CPU与GPU的系统,很可能跟运算效能更强的CPU或CPU-GPU混合系统一样,能处理特定的大型平行运算数据。
 

BSC旗下白朗峰计划(Mont-Blanc)可望带动新一波计算机运算趋势,厂商可选择较弱的系统节点,而不选择功能性强大的节点。而这些会视平行运算应用而定,也会受到每节点的单线程运算效能(single-threaded performance)、内存带宽(memory bandwidth)、以及网络带宽(network bandwidth)影响。
 

欧洲高速计算联盟(Partnership for Advanced Computing in Europe;PRACE)自2011年开始补助相关研究,提供1,450万欧元的3年计划补助,接着又追加1,130万欧元,补助延展至2016年。欧盟执委会(European Commission;EC)也提供其中1,610万欧元补助原型系统开发项目。
 

白朗峰计划于2011年以NVIDIA的Fermi GPU跟Tegra3的ARM处理器做为基础,推出首个原型,而最终的白朗峰原型,搭载2层BullX B505刀锋服务器、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Exynos 5 ARM芯片、4核心Mali-T604 GPU。
 

白朗峰计划希望建立一套原型系统,在每7MW(百万瓦)功率电路(power envelope)下可达每秒50千兆次浮点运算(petaflops),而最终目标是于2017年打造出一套可在10MW功率电路下达每秒200千兆次浮点运算效能的ARM-GPU运算节点系统。
 

目前,白朗峰最终原型系统将用于测试BSC研发的OmpSs混合运算环境。白朗峰计划与协力伙伴预计将导入11项应用至原型系统,包括电子结构、粒子物理学、蛋白质折迭(protein folding)、波之传播(wave propagation)等等。
 

如果价格、效能与散热表现合理,针对服务器设计的ARM 64-bit处理器可望实现白朗峰目标。不过,目前无人知道PRACE或欧执委届时是否会继续投资该计划,后续发展仍待持续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