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通讯抢食物联网大饼 NB-IoT规格战正式开打

来源: 新电子 2016-09-07 09:43:00

现今无线通讯发展飞快,且应用触角更开始拓展到各种物与物的连结。因此,即便4G网路还在持续扩展布建,5G标准大战早已烟硝弥漫,特别是窄频物联网(NB-IoT)标准,已成为各方人马积极布局的主战场之一。

现今无线通讯发展飞快,全球无线通讯,发展得如火如荼,人们对于行动通讯、影音传输或终端应用的需求日与俱增,所到之处网路无所不在,因此即便4G还再持续扩展布建时,5G的世代也宣告即将到来,当中所含的商机更是无限。

在国内,经济部预计6年后,国内通讯业产值可达2千亿美元,因此为了迎接这庞大的通讯蓝海,各国无不积极地要抢先一步占得先机,纷纷投入许多资源及研究,对于下一代5G通讯进行规划和开发,想掌握其中的关键技术及专利,以提高被第三代合作夥伴计画(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标准采纳的机会,俾助国内通讯相关产业未来的发展。

5G通讯性能大耀进

在产业发展迅速的情况下,用户端的各样应用也随之增加,在面对全球用户对于数据传输与网路容量需求越来越高的状况下,5G网路便因应而生,3GPP的5G相关的标准技术预计将在2016定案,在2020年预估相关产品将可步入商用阶段。在其未来发展,不仅需要大的传输速率,并且还要比现今大以数倍的连结数,全球将走入万物皆联网的时代(图1)。

 

知名谘询机构麦肯锡指出,2025年物联网(IoT)的应用产值将达到11.1兆美元,5G提出低延迟、高传输、低耗能、大连结等特性,5G行动通讯预计在2020年全球将有500亿个终端产品具备上网功能,整体系统容量(Capacity)需求也较4G增加1000倍以上,并且其传输延迟必须小于1毫秒(ms),因此下一代5G通讯的效能提升及技术挑战势必比先前更加严峻。

随着智慧电表、智慧家电、智慧工厂、可穿载设备这些应用型终端的大量出现,越来越多的工作和生活都须要透过智慧终端来解决,对此,高密度的连结及降低终端成本需求变得越来越大,必要有新的技术来因应这样的需求。

5G关键技术剖析

在5G未来发展,不仅需要大的传输速率,并且还要比现今大以数倍的连结数,全球将走入万物皆联网的时代,在3GPP首先提出机器对机器(M2M)/机器类型通讯(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其设计的目标主要有更低的设备成本、更低的功耗、更大的覆盖率和支援大量的设备连线,但外界多数认为这只是一 个过渡阶段的版本,因为其功耗和建置成本还是过高,对于需要更低功耗及更大量的连结数的应用来说,其还是不够为一可使用的技术,因此3GPP在R13提出一种更低传输资料量,更低的设备成本、更广覆盖率的技术,称做NB-IoT(Narrowband-Internet of Thing),其最大的传输资料量为200kbit/s,频宽也降至200kHz,并且其覆盖率可在提升数倍,因此各主流电信营运商无不极力支持此技术(表1)。

NB-IoT抢进物联网蓝海

物联网已发展多年,各式的应用及技术都相继被提出,如LoRa和SIGFOX,也都强调低功耗以及广大覆盖率的需求,但由于LoRa及SIGFOX使用非授权频谱,因此代表不管任何人皆可使用此频段,也形成许多不可控制的干扰问题,这变成在使用上非常不可靠,因此全球各大电信营运商倾向支持3GPP所提出之NB-IoT的技术,由于其使用授权频段,并且可以在原本的蜂巢式网路设备上快速部署NB-IoT的建置,对营运商而言便可以节省布建成本及快速整合原有长程演进计画(LTE)网路,因此可以预见未来NB-IoT将为全球主流电信商所推行的方向。

NB-IoT为一低功耗广域网路(Low Power Wide Area,LPWA)的技术,其特点便是极低的功耗和广大的覆盖率及庞大的连结数,其装置覆盖范围可以提升20dB,并且电池寿命可以超过10年以上,每个NB-IoT载波最多可支援二十万个连结,而且根据容量需求,可以透过增加更多载波来扩大规模,使单一基地台便能支援数百万个物联网连结。

在NB-IoT的设计上有几项目标,一为提升涵盖率,可以藉由降低编码率(Coding Rate)来提升讯号的可靠性,进而使讯号强度微弱时,依旧能够正确解调,达到提高覆盖率的目的,另外为要大幅提升电池使用周期,其发送的能量最大为23dBm,约为200毫瓦(mW),还有为降低终端的复杂度,因此其调变上使用恒定包络(Constant Envelope)的方式,可以使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 PA)运作于饱和区间,让传送端有更好的使用效率,在实体层设计上,也可以简化部分元件,使复杂度降低,还有为减少系统频宽,其频宽设计在200kHz,因为在物联网上不需要这么高的传输速率,所以便不需要这么大的频谱,在使用上也能够更弹性地分配,而还有一个重要设计目标就是要大幅的提升系统容量,使得大量的终端能够同时连结,其中一种方法为可以使子载波区间更小,使得在频谱资源分配上能够更加的弹性,切出更多子载波分配给更多的终端。

NB-IoT在频谱上有三种布建方式,第一种为单独布建(Standalone),此种布建方式为使用独立或全球行动通讯系统(GSM)的频谱,彼此不会互相干扰,是最单纯的布建方式,但需要一段自己的频谱。第二种是使用保护频段(Guard Band)来布建,利用LTE频谱边缘保护频段,讯号强度较弱的部分布建,优点是不需要一段自己的频谱,缺点是可能发生与LTE系统干扰问题。

而第三种是在现行运作频段内布建(In Band),部署情境如图2所示,在使用的频谱则选择在低频段上,像是700MHz、800MHz、900MHz等,因为在低频段能有更广的覆盖率,并且有较好的传波特性,对于室内环境可以有更深的渗透率。

图2 NB-IoT三种部署情境 图片来源:NB-IoT enabling new business opportuniTIes, 华为

然而,目前3GPP所提出之NB-IoT也包含各项不同的技术,目前主要可分为两个方向,一为由诺基亚(Nokia)、爱利信(Ericsson)和英特尔(Intel)等阵营支持的NB-LTE(Narrowband-LTE)以及华为和Vodafone支持的NB-CIoT(Narrowband-Cellular IoT),两种技术对于营运商最大的差别在于其可以在现有的LTE环境中,有多少可以重新使用于物联网的应用中。

在NB-LTE几乎可与目前现行的LTE设备相容,但NB-CIoT可说是一个重新设计的技术,须要建构新的晶片,但在其涵盖率可望更加地提升,设备成本也更为降低,因此两个技术可说各有千秋,下面将对两个技术做一概述。

NB-LTE向后兼容降成本

在NB-LTE使用的频宽为200KHz,在下行使用的是正交分频多工存取(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的技术,子载波频宽为15kHz,而在正交频分多工(OFDM)符元(Symbol)以及时隙(Time Slot)和子讯框(Subframe)的区间,与原有的LTE规范相同。

NB-IoT上行使用的是单载波分频多重存取(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子载波频宽为2.5kHz,是原本LTE子载波频宽的六分之一,而在符元以及时隙和子封包的区间为原有LTE的六倍。NB-LTE最主要希望能够使用旧有的LTE实体层部分,并且有相当大的程度能够使用上层的LTE网路,使得营运商在布建时能够减少设备升级的成本,在建置上也能够沿用原有的蜂巢网路架构,达到快速布建的目的。

以下行部分来看,在同步讯号(PSS/SSS)、实体广播通道(PBCH)及实体下行控制通道(PDCCH)等须要去做调整或重新设计,并且在原来一些控制通道,如实体控制格式指示通道(PCFICH)和实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通道(PHICH),则省略去给资料做传送。而在NB-LTE中,为了将频宽缩减至200kHz,为原本LTE最小频宽1.4MHz的六分之一,因此将传送的时间周期拉长,所以在NB-LTE定义一种新的时间单位,称作M-subframe,其为原有LTE系统连续六个Subframe所构成,因此其时间长度为6毫秒,而六个M-subframe构成一个M-frame(图3),在一个M-subframe,最小的调度单位为一个实体层无线资源区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代表一个M-subframe中最多能够支援六个终端。

图3 NB-LTE下行封包设计 图片来源:3GPP TR 45.820

在上行部分,使用的是SC-FDMA,终端能够弹性的使用各个单载波资源,在NB-IoT的应用上,接收端必须要能够容忍非常弱的讯号,而且时间延迟可能会很大,由于每个终端要与基地台做时间的对齐,其时间的误差要小于循环字首(Cyclic Prefix,CP),所以在CP的设计上必须要更加地拉长,因此在子载波频宽的设计上为原来的六分之一,到2.5kHz,这么做也可以使终端设备在频谱上做更弹性的配置。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