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程技术的飞跃 英特尔22纳米制程剖析

来源: eettaiwan 作者:秩名 2013-01-29 10:15:00

用户对于更高性能和更低功耗的需求一直是推动CMOS技术进步的塬动力。由于设备变得越来越小,推动业界持续开发更先进的新材料、提高封装密度,并为整合设计变化的设备增添更多新功能。因此,在追求完美CMOS开关的过程中面对製程上的诸多挑战──这是在进一步剖析英特尔22奈米製程后的心得。

製程微缩牵涉到缩小MOSFET的每一个方面,值得注意的就是闸控开关;当闸极开启时允许电流在通道中流通,而关断时则中断所有电流流动。

MOSFET开关一直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基础。然而,当製程持续微缩超过30奈米节点后,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以维持通道闸控了。这种现象即所谓的短通道效应(SCE),它可能会对元件的微型化带来负面影响,如阈值电压取决于通道的长度。多年来,IC製造商採用叁种主要的方法来减轻SCE:源极/汲极、通道以及闸极堆叠技术。

而针对更先进的技术节点,就必须结合使用这叁种方法。英特尔最先採用22nm製程开发的处理器,目前已经开始量产。UBM TechInsights日前针对这款22nm处理器的结构及其电气特性进行分析。

英特尔CORE i5-3550是一款四核心的处理器,代号为‘Ivy Bridge’,採用英特尔22奈米製程技术搭配叁闸极(Tri-Gate)电晶体製造。传统的2D平面MOS电晶体已被可在硅基板上垂直升起的3D硅鳍薄片所取代。这种薄形的高k电介质隔离了硅鳍薄片以及硅鳍叁侧上的金属闸极──顶部与每侧边各建置一闸极──而不像2D平面电晶体只在顶端建置一个闸极。因此,位于晶鳍叁侧上的每个闸极均可控制由源极流至汲极的电流。

图一:英特尔22奈米叁闸极元件SEM影像图。

叁闸极结构:製程技术的飞跃进展

英特尔的叁闸极製程使用其第五代应变硅技术;在PMOS通道(引起压缩应变)使用浮层源-汲极与嵌入式硅锗(Si-Ge),并为NMOS通道(产生张力应变)使用嵌入式碳化硅(SiC)。同样地,叁闸极电晶体基于英特尔的第叁代高k/金属闸极,即目前建置的FinFET结构。

虽然从32到22奈米节点的唯一重要改变在于导入了叁闸极FinFET,但这并不是缓慢累积的变化,相反地,它象徵着製程技术的一个跳跃性进展。这种进展不只是平面电晶体50年歷史的重大变化,同时也是前进至完全耗尽型通道领域的一大步。

叁闸极电晶体具有几项优势。例如,有效的闸极宽度与鳍高度成正比,而且可在完全不增加元件面积的情况下增加闸极宽度。此外,由于闸极环绕硅鳍外围,更能有效控制通道,从而实现更高驱动电流以及低次阈值漏电流。另一项优点是这种叁闸极架构提供了一种不同的结晶平面。当以平行或垂直方向施加应力于叁闸极电晶体时,也会影响到载子迁移率。更高的迁移率可为PMOS电晶体带来好处。

叁闸极结构也为製程整合带来挑战。SiGe和Si:C外延层必须在窄硅鳍凹处生长,而非在硅基底上生长。硅鳍间距决定了电晶体区域,也限制源极与汲极植入的倾斜角度。由于还必须进行双重图案等步骤,所有的硅鳍间距也必须保持一致;如果要求较大的闸极宽度,那么就必须同样套用在多层硅鳍上。这意味着闸极宽度取决于硅鳍的整数单位。

在其6电晶体SRAM单元,英特尔决定使‘下拉’(PD)电晶体宽度大于‘存取’(AC)电晶体宽度。因此,为PD电晶体採用两片硅鳍,而为AC电晶体使用单片硅鳍。图中显示6T-SRAM的拓墣影像,其中N1/N2是NMOS_PD;N3/N4是NMOS_AC;而P1/P2是PMOS‘上拉’(PU)电晶体。每个N1和N2都有两片硅鳍,其它的都只有一片硅鳍。

图二:已移除金属闸极的6T SRAM阵列SEM影像图。

0
收藏
0